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风赞》
《入风赞》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赞  押[阳]韵

入风无根当处彰,一为热恼一清凉。

乾城影里金刚眼,傀儡棚头古佛场。

与世推移元不动,随人忧喜竟无妨。

可中若有纤豪许,物我相持意未忘。

(0)
鉴赏

这首诗《入风赞》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禅宗思想。

首句“入风无根当处彰”,以“入风”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在流动变化中的状态,强调了事物的存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显现或消失。这里的“无根”暗示了事物的本质或根源不易被直接感知,需要深入洞察才能理解。

“一为热恼一清凉”则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的相对性,指出在不同的境遇下,同样的事物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热恼与清凉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象征着人生中的喜悦与痛苦、希望与绝望等情感状态。

“乾城影里金刚眼,傀儡棚头古佛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间的繁华与虚幻(乾城影)与精神的坚定与超脱(金刚眼、古佛场)进行对照,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乾城影可能指世俗的荣华富贵,而金刚眼则代表了内在的坚定与智慧;傀儡棚头象征着被外在力量操控的生活,而古佛场则是心灵归宿的象征。

“与世推移元不动,随人忧喜竟无妨”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即使外界环境不断变化,内心却能保持稳定,不受外界情绪的影响。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禅宗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独立的思想。

最后一句“可中若有纤毫许,物我相持意未忘”表达了诗人对物我关系的深刻理解。即使在最细微的差异中,也能感受到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和谐,体现了宇宙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哲学观点。

整体而言,《入风赞》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生、自我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题张公洞

松菊投荒山水间,阿谁指点到仙寰。

洞门龙出云犹湿,石至丹成火欲寒。

百越楼台摩诘画,三吴烟水季鹰闲。

陶然醉卧花间酒,细纳余香满袖还。

(0)

承牒荆门呈诸友

方城道中诗墨新,荆门山下有行人。

同盟迩来无彷佛,傍马欲去尚逡巡。

荆门西行一百里,玉泉之境天下闻。

诸君不能伴康乐,请赋黄鹄飞秋云。

(0)

西斋观雨

长庚谢馀炎,大火躔西极。

开轩对朝雨,拭目看秋色。

云空相晦明,风缕乍斜直。

声繁自飘萧,势急勿淙激。

方塘潜浪潮,万瓦乱珠射。

巢燕倦翩翩,庭芜长纷籍。

闲花洗幽素,秀木舞凉碧。

清气醒筋骸,馀爽入几席。

迹希蒋诩径,兴高陶令宅。

绕郭听欢声,登秋饱丰泽。

良辰感孤宦,念我久行客。

穷年不自乐,心迹雨何益。

功名羞诡奇,岁月易类斥。

圣人堂有奥,大道坦可适。

胡为世俗间,区区较寻尺。

(0)

太白桃花潭

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路迷。

岸上踏歌人不见,年年空有鹧鸪啼。

(0)

上知郡宋大卿

县弩曾陪竹马迎,清风千里畏神明。

三朝史荣推循吏,九寺官班重正卿。

道气养成髭转黑,民情照尽法从轻。

异时归去黄金阙,留得甘棠岁岁荣。

(0)

游藉田

池馆连云昼掩扉,晴烟冉冉日晖晖。

黄鹂映叶不肯去,翠鸟得鱼还自飞。

禾秀天田葱犗卧,花开仙苑粉墙围。

白莲径里归来晚,风送馀香欲染衣。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