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离别,相思又值清明节。
清明节,蓟门衰草,汉宫红叶。
愁怀万种凭谁说,边鸿不到音书绝。
音书绝,长安何处,晚山重叠。
伤离别,相思又值清明节。
清明节,蓟门衰草,汉宫红叶。
愁怀万种凭谁说,边鸿不到音书绝。
音书绝,长安何处,晚山重叠。
这首《忆秦娥》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土与亲人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远方消息的渴望。
“伤离别,相思又值清明节。”开篇即点明主题,清明节本是祭扫先人、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成了加重离愁别绪的时刻。清明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
“蓟门衰草,汉宫红叶。”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衰草象征着生命的凋零,红叶则可能暗喻着历史的辉煌与沧桑。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使得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
“愁怀万种凭谁说,边鸿不到音书绝。”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无尽的愁绪,诗人想要倾诉,但却无人可言,连传递消息的边地鸿雁也无法送达。这不仅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是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的体现。
“音书绝,长安何处,晚山重叠。”最后三句将思绪引向更远的地方——长安。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对于诗人而言,既是故乡的象征,也是寄托思念的对象。然而,音信断绝,长安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只有重叠的晚山作为背景,增添了几分苍茫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
潇湘妙趣天下无,千变万状难形模。
造物技痒不能秘,自为写照非人图。
夜雨欲霁馀润溽,晓烟既泮犹模糊。
伊人饱挹荆襄秀,兼之家法传元枢。
云烟叠嶂垂粉本,笔气直吞云梦湖。
溟溟濛濛幻晴晦,惝恍倏忽移方隅。
始如处女后脱兔,即离不得俯仰殊。
挂冠神武夫何恨,振衣黄鹤良堪娱。
老米云山藏宝笈,物聚所好其然乎。
羲献合璧诚无忝,冷笺小令挥骊珠。
每披三绝缩吟手,惟清万虑天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