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八》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八》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紫云回薄隐新愁,早起钟声也是不。

遍地葱花两三亩,至今人道景阳楼。

(0)
翻译
紫色的云彩回旋,似乎隐藏着新的忧愁,
清晨的钟声响起,却也带不来安慰。
注释
紫云:比喻忧郁或哀愁的情绪。
新愁:新的愁绪或烦恼。
早起:清晨起床。
钟声:寺庙或报时的钟声。
不: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遍地:到处都是。
葱花:指葱的绿色花朵,象征生机。
两三亩:形容面积不小。
至今:直到现在。
人道:人们常说。
景阳楼:古代建筑名,此处可能象征过去的繁华或历史遗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金陵杂兴二百首》中的第198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京(古称金陵)时的所见所感。

"紫云回薄隐新愁",这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淡淡的情思氛围。紫色的云朵轻抚过天际,带来的是不易觉察的情绪变化,这里的“新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波动。

"早起钟声也是不",这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某种情感态度。清晨的钟声本应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诗人特有的情感色彩。这“也是不”四字,似乎是在说,即便是平凡的钟声,也无法打破诗人内心的沉思。

"遍地葱花两三亩",这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的描写。这里的“遍地”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大地回暖后,一片片葱绿的花朵在田野间绽放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对生活气息的捕捉。

"至今人道景阳楼",这句诗则引出了历史和传说。景阳楼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吟咏之地,这里提及它,是在强调某种文化记忆和情感联系。这“至今”二字,更是拉长了时间的距离,让现代与古代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奉赠叶□郎新湖诗

赏眺新湖趣,澄漪写物华。

采蘋经绿溆,垂钓倚枯槎。

水动鱼惊鸟,风摇蝶□花。

宛然登兴处,宁羡武陵家。

(0)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0)

寄酬秦府高推官辇

天台衡岳旧曾寻,闲忆留题白石林。

岁月已残衰飒鬓,风骚犹壮寂寥心。

缑山碧树遮藏密,丹穴红霞掩映深。

争得相逢一携手,拂衣同去听玄音。

(0)

夏满日偶作寄孙支使

一百二十日,煎熬几不胜。

忆归沧海寺,冷倚翠崖棱。

旧扇犹操执,新秋更郁蒸。

何当见凉月,拥衲访诗朋。

(0)

送白处士游峨嵋

闲身谁道是羁游,西指峨嵋碧顶头。

琴鹤几程随客棹,风霜何处宿龙湫。

寻僧石磴临天井,斸药秋崖倒瀑流。

莫为寰瀛多事在,客星相逐不回休。

(0)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其五

石龛闲锁旧居峰,何事膺门岁月重。

五七诗中叨见遇,三千客外许疏慵。

迎凉蟋蟀喧闲思,积雨莓苔没屐踪。

会待英雄启金口,却教担锡入云松。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