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僮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僮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所作的《少年行赠袁养直》。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袁养直的年龄和经历,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执着。
首句“我昔如君初冠时”,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与袁养直相仿的年纪,那时袁还是个刚刚成年的少年。接着,“见君垂角儿童嬉”描绘了袁养直当时的天真活泼,如同无忧无虑的孩子。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感叹“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意思是袁养直如今虽然已经长大,但两人在成长过程中相似,只是袁养直头上少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赞扬袁养直读书勤奋,言辞犀利,能洗涤华丽的文辞,显示出他的才华横溢。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觉得自己在袁养直的光芒下显得暗淡,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但仍对学问有着无尽的追求。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引用古人之言,指出四十岁是著书的好时机,但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把握住这个黄金时期,生活困顿,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即使意识到学问无成的后果,也无法改变贫穷的现实,只能在困苦中后悔。
最后,“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以劝诫的口吻,鼓励袁养直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因为青春岁月稍纵即逝,而诗人深感其珍贵,希望袁养直能从中汲取教训。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对友人的诚挚期待。
未抛却、一年春计。对酒当歌,旧狂重理。
槛外东风,流莺唤我、定何意。
灯初茗后,才领略、江南味。
醉眼问花枝,已晕入、蔫红窗纸。身寄。
叹江关老去,怕说故山烽起。
红桥廿四,且分付、杜郎憔悴。
甚倦旅、一别西湖,却来傍、要离眠地。
祇无恙黄垆,凭吊先生归只。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