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水边画卷。"棠舟兰桨",诗人乘着小船轻轻荡漾,驶向那银色的池塘深处,水天一色,意境悠然。四周的花朵颜色相同,似乎与白鹭鸥鸟相伴,形成和谐的自然景象。
莲花的姿态被细致描绘,如烟如雾的轻纱般的佩饰,淡雅如露的妆容,仿佛在模仿霓裳羽衣舞的曼妙。红莲未至繁闹,而是选择在傍晚与清凉的月色共处,更显其高洁之姿。
词人将莲花比作仙子,她亭亭玉立,含笑不语,静美得仿佛风都怕惊扰她的娴静。一阵野风吹过,带走了莲花的香气,飘散在水边的屋宇间,增添了清幽的氛围。莲藕洁白如雪,配上冷酒,款待客人,成为一种别致的雅趣。
最后,词人笔下,素颜女子们以莲为主题的歌唱,一次次消解了盛夏的余热,给人留下清凉之意。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莲的纯洁与夏日的宁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赞美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
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
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
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
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又携书剑过江西,长铗三弹一振衣。
风景不殊人自老,江山有异鹤空归。
闲云仍旧封吟榻,流水依前护钓矶。
去去乡关莫回顾,春风吹老故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