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
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
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
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
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
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
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
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
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孤城的萧瑟景象,落叶飘零,每夜都能听到秋声入梦,唤起诗人对山中隐士生活的向往。云上人如同山中行者,手持锡杖,时值菊花盛开之际,超脱于红尘之外。诗人感叹世事如沧海般变化无常,而云上人看破红尘,视人生如过眼云烟,仅余诗书作伴。他选择在山中简居,远离尘世的纷扰和权势之争,表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诗人提到钱塘和钟陵的昔日繁华已成过往,龙飞凤舞的气象如今显得凄凉,而云上人的生活态度却始终如电光石火,短暂而明亮。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敬仰和对世间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