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共十六首·其十二》
《题画共十六首·其十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茅屋空山中,时有幽人至。

指点乱云生,不谈人间事。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静谧画面。诗人董其昌以“茅屋空山中,时有幽人至”开篇,巧妙地将居住之所置于自然之中,一个远离尘嚣的避世之地跃然纸上。“茅屋”二字,既显简朴,又寓深意,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家园和内心的宁静。而“空山”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寂与脱俗,仿佛是心灵的净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接下来,“指点乱云生,不谈人间事”两句,更是将画面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乱云生”的动态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自由与超脱。这里的“乱云”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富有韵律与节奏感,如同隐士心灵的波动,既自由又有序。而“不谈人间事”则直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态度——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这种生活状态,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隐居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董其昌的笔下,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表达。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芳兰怨·其二

数枝缄慎过南金,忍遣尘沾与蠹侵。

日落小窗频送眼,天寒翠袖好关心。

初疑幽谷无人问,再虑危芳堕砌深。

口嚼莲须应独苦,衔杯不语到而今。

(0)

蜀客谈蜀事·其四

强拈纸笔转生猜,短发低垂恰覆腮。

豆蔻梢头珍重意,凭郎验取女儿胎。

(0)

感往·其二

淼淼愁看雨雪雰,无凭烛曜待朝昕。

同心携手将何往,痛哭裁书那可云。

鬼刹丛中千杵下,甘棠亭侧一杯分。

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

(0)

闻沈弱瞻病甚忆其平日语记之

淳笃自天性,论文或嫌薄。

评君君自评,意惬口无怍。

我觉君仍厚,灵光寄寸钥。

按笔如帝临,惴惴欣有托。

未敢欺世人,言卮必忏削。

以兹困揣摩,精神久落落。

(0)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其五

并爱烟姿擢魄青,微风片雪近前楹。

只言寒漏迎人永,叵耐楼头又几声。

(0)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其一

百道思君似转轮,适成邂逅此堪亲。

层云隔面昏黄色,雪意盈盈伫玉人。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