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芳兰怨·其二》
《芳兰怨·其二》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数枝缄慎过南金,忍遣尘沾与蠹侵。

日落小窗频送眼,天寒翠袖好关心。

初疑幽谷无人问,再虑危芳堕砌深。

口嚼莲须应独苦,衔杯不语到而今。

(0)
鉴赏

这首诗《芳兰怨(其二)》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在尘世中的孤独与坚韧。

首联“数枝缄慎过南金,忍遣尘沾与蠹侵”,以“数枝”兰花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兰花在南金之地的生长环境,暗示兰花虽身处险境,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姿,不被尘埃和蛀虫侵蚀,展现出兰花的坚韧与自守。

颔联“日落小窗频送眼,天寒翠袖好关心”,进一步渲染了兰花在黄昏时分,面对寒冷天气,依然挺立的姿态。诗人通过“频送眼”和“好关心”这样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兰花的深情关注,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守护之情。

颈联“初疑幽谷无人问,再虑危芳堕砌深”,将兰花置于幽谷之中,无人问津的境地,既表现了兰花的孤独,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同时,“危芳堕砌深”则暗示了美好事物可能遭遇的不幸命运,增加了诗歌的忧郁色彩。

尾联“口嚼莲须应独苦,衔杯不语到而今”,以“口嚼莲须应独苦”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兰花在恶劣环境中独自承受苦难的形象。而“衔杯不语到而今”则可能是诗人借兰花自喻,表达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沉默与坚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守护之情。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题陈白沙赠僧古渊诗后

西墅开馀景,东山异物华。

桓荣方在国,韩愈已辞家。

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

忘形忽相遇,不用具袈裟。

(0)

咏竹寄所知

地僻种元少,年深生渐滋。

向无当路笋,时有出林枝。

晚翠迟堪并,春红近亦宜。

阴森聊自尔,惭负雪霜知。

(0)

送茌平王秀才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

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

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

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

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

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

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

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

对床风雨今何夕,一见令人动颜色。

但觉情怀只旧时,不知岁月非前日。

盍簪未已又言归,椿树凝霜雁影微。

阳和乍入官桥柳,寒气偏多游子衣。

难兄已荷轩裳贵,嗟尔年来尚衿佩。

秋风八月桂花时,准拟都门重相会。

(0)

艺兰为王本诚作

猗猗谷中兰,言艺君子堂。

过门不入室,彼美自芬芳。

弹冠结素履,振策循周行。

我心惄如饥,觏止谅已降。

容颜挹清润,言笑闻馨香。

同心未卒语,欲去仍徬徨。

眷恋终日夕,宾主已相忘。

(0)

游神乐观

烟霞缥缈接钟山,举首天坛只尺间。

地滑醴泉来玉甃,风飘神乐下仙阛。

壶中月冷梅初白,洞口松寒鹤未还。

欲就丹房传秘诀,还从羽客驻红颜。

(0)

与盛医紊自吴同舟次孟子河洋口四首·其三

空江烟雾里,渺渺望中赊。

雪拥潮头白,风飘雨脚斜。

乱蛩鸣岸草,一雁宿汀沙。

梦里闻歌处,篷窗近酒家。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