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白沙赠僧古渊诗后》
《题陈白沙赠僧古渊诗后》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西墅开馀景,东山异物华。

桓荣方在国,韩愈已辞家。

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

忘形忽相遇,不用具袈裟。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名为《题陈白沙赠僧古渊诗后》。诗中描绘了西墅与东山的美景,以及桓荣和韩愈的历史典故,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

首句“西墅开馀景”,描绘了西墅在夕阳余晖下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接着,“东山异物华”则将视线转向东方,以“异物华”形容东山的奇花异草,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

“桓荣方在国,韩愈已辞家”两句,巧妙地运用历史人物桓荣和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桓荣在国家中任职,韩愈则选择离开家庭,投身于文学与教育事业,两人的选择虽不同,但都展现了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吟刻”和“烹茶”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态度。竹子与云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石鼎烹茶,则是古人品茗之雅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忘形忽相遇,不用具袈裟”表达了诗人与僧人古渊偶然相遇的情景。这里的“忘形”不仅指两人忘却世俗身份的相遇,也暗示了心灵上的契合。诗人并不需要僧人的袈裟来证明其修行的状态,这反映了他对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宋江三十六赞·其五活阎罗阮小七

地下阎罗,追魂摄魄。今其活矣,名喝太伯。

(0)

庭诲惠钜砚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

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0)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0)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其二

主人心安乐,花竹有和气。

时从物外赏,自益酒中味。

斸枯蚁改穴,扫箨笋迸地。

万籁寂中生,乃知风雨至。

(0)

戏咏江南土风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

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

(0)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其一

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