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
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
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
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
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
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
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
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
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
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
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刁斗篇》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与牺牲。
开篇“阴山战合胡天黑”,以阴山为背景,渲染出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敌对双方的激烈交锋。接着“汉兵大呼单于北”,展现了汉军的勇猛和气势,与北方敌人的对抗。随后“边秋日落五原屯”,描绘了边塞秋天的景象,夕阳西下,战士们驻扎在五原屯,预示着夜晚即将来临的战斗。
“碛火夜连千灶食”一句,通过描述夜晚战士们围绕篝火进食的情景,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士们的坚韧不拔。接着“骠骑横戈拂铁衣”,描绘了骑兵们横刀立马、披甲前行的英姿,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
“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和士兵们的英勇表现。渡过河流时,鸟阵般的阵型保持稳定,旗帜静默;而卧壁龙沙之地,鼓角之声稀疏,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艰难。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即使面对枯骨也不退缩,满地清霜中,刁斗(古代行军时用以报时的器具)发出声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战斗的持续。
“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边塞战场的凄凉与壮丽,朔风凛冽,云遮瀚海,月光下寒声四起,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描绘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情感与反应,面对敌人,他们愤怒而坚定,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意志。
“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两句,通过宫廷与外交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痛苦的反思,琵琶声断,使臣远去,透露出战争的无情与深远影响。
最后,“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哀叹,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则寄托了对英勇将领的怀念和对年轻士兵勇敢精神的赞美,希望他们能够继续战斗,保卫国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壮烈,以及士兵们的英勇与牺牲,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洞庭初叶下,旅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只被浮名系,宁无愧海鸥。
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浮客转危坐,归舟应独行。
关山同一照,乌鹊自多惊。
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