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送文彦高归西昌》
《次韵送文彦高归西昌》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日照江头花片肥,春香冉冉袭行衣。

兰苕雨过棹初发,杨柳月圆人定归。

金凤晴沙时入梦,白鸥芳渚坐忘机。

春深为想重来日,桐叶清阴莺乱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丽景象与归乡之人的内心情感。首句“日照江头花片肥”以阳光照耀下的江边花朵作为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香冉冉袭行衣”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春日里弥漫的香气逐渐浸润衣物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兰苕雨过棹初发,杨柳月圆人定归”两句,将画面转向了江面,描绘了雨后船桨轻轻划破水面,杨柳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归乡之人似乎已心有所属,准备踏上归途。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金凤晴沙时入梦,白鸥芳渚坐忘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梦境中的金凤和白鸥,以及在芳草萋萋的洲渚上静坐忘却世俗杂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忘机”二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是对尘世烦恼的超脱。

最后,“春深为想重来日,桐叶清阴莺乱啼”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再次回到这片美丽之地的期待。桐叶的清阴与黄莺的啼鸣,既是眼前之景,也是心中之愿,预示着未来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新安晓发

隔水人家尚掩扉,板桥行迹认依稀。

山扶晓日穿云上,风旋炊烟作絮飞。

诗思萦回盘涧折,壮怀零落晓星稀。

即今兵燹初除后,战血犹膏宿麦泥。

(0)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其二

悠然拨雾见青天,丹桂飘香客未眠。

玉斧仙人如有意,破除凡例不论钱。

(0)

小鹤巢感赋

马沙雉水镇飘零,自笑行踪比散萍。

八口难抛身外累,一编还抱祖遗经。

江湖秋老悲鸿雁,风雨原孤痛脊鸰。

日暮愁心寄何许,浮云遮断故山青。

(0)

早春闲居十首效天随体·其六

迭迭云根次第埋,披烟抹雨似层崖。

槛边折竹低妨帽,坡上荒莎软称鞋。

贝叶抛香催小劫,肉芝作鲊助清斋。

幽栖恰比天随子,看月常为诗思差。

(0)

岁暮杂感三首·其二

朋社招邀酒满罂,云间日下旧知名。

两行绛蜡呼卢雉,十斛明珠赠燕莺。

歌席牢愁矜坐客,穷阎连蹇负前盟。

自来材大难为用,何恤天池作黾声。

(0)

霓裳中序第一.又戴鹿床家仲甫方云泉诸老,用前韵题拙稿,率赋奉呈

湘波恨万叠。晕入烟绡题翠叶。秋老蘋花梦结。

但砚几漱香,筝床弹月。玲珑散雪。

剩旧时红豆缄箧。空怀感,歌尘扇影,那共胆娘说。

幽切。絮蛩哀咽。指蜡泪银屏半灭。河桥曾记送别。

酒湿貂裘,剑冷犀玦。唾壶敲又缺。

忍再唱青门怨阕。吟情苦,消磨诗鬓,碧幌堕风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