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细干天通中,束毫为呼诸葛翁。
久从海上厌持握,乞与阮籍书途穷。
物珍岂宜贱子有,更后应合归王公。
虚堂净几尘不到,砚傍置架珊瑚红。
乃知用遇自有处,君今莫叹居蒿蓬。
沉香细干天通中,束毫为呼诸葛翁。
久从海上厌持握,乞与阮籍书途穷。
物珍岂宜贱子有,更后应合归王公。
虚堂净几尘不到,砚傍置架珊瑚红。
乃知用遇自有处,君今莫叹居蒿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名为《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诗中描述了一支沉香木制成的细管笔,它曾被诸葛翁持有,象征着高雅和智者之物。诗人感慨这支笔曾经在海上漂泊,如今被赠予自己,暗示了命运的流转。他认为珍贵之物不应属于寒微之人,但又认为笔的价值在于其能遇到识货之人,即使现在身处简陋之处,也应保持其高洁。最后劝诫读者不必因处境而感叹,因为笔的价值并非由环境决定,而是在于其内在的才能和用途。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一旱逾两年,一水又三月。
雨旸既失时,灾荒遂迭出。
自从入秋来,良田再沦没。
堤防岂不严,所苦人力竭。
秋场禾不登,日渐生计拙。
比邻八九家,薄暮炊烟绝。
侧耳闻啼饥,伤心难具述。
因思良有司,救荒岂无术。
救荒救已荒,所操术已末。
要在裕其原,勿使有所缺。
因事课惰勤,尽心及沟洫。
催科鞭扑宽,民得食其力。
先事不绸缪,后悔徒操切。
琐琐乡里间,贫富相赡恤。
盖藏亦无多,人众不易活。
谁指千石囷,聊尔济仓卒。
慨此念哀鸿,浩歌肠内热。
天心本仁爱,愿民足衣食。
胡为降鞠凶,荡及万家室。
粟贵性命贱,攘夺恐骚屑。
履霜思坚冰,忧怀何时辍。
《啼饥行》【清·章上弼】一旱逾两年,一水又三月。雨旸既失时,灾荒遂迭出。自从入秋来,良田再沦没。堤防岂不严,所苦人力竭。秋场禾不登,日渐生计拙。比邻八九家,薄暮炊烟绝。侧耳闻啼饥,伤心难具述。因思良有司,救荒岂无术。救荒救已荒,所操术已末。要在裕其原,勿使有所缺。因事课惰勤,尽心及沟洫。催科鞭扑宽,民得食其力。先事不绸缪,后悔徒操切。琐琐乡里间,贫富相赡恤。盖藏亦无多,人众不易活。谁指千石囷,聊尔济仓卒。慨此念哀鸿,浩歌肠内热。天心本仁爱,愿民足衣食。胡为降鞠凶,荡及万家室。粟贵性命贱,攘夺恐骚屑。履霜思坚冰,忧怀何时辍。
https://shici.929r.com/shici/T9nTKP53.html
江水流不到,崖根袅成路。
竹叶阴深沈,鸣禽叫啸赴。
自为小村落,安禅结茅住。
土室蜗曲盘,香龛燕分护。
空际落疏钟,冷翠飒如注。
泉响四围答,经声出高树。
手把青松枝,招提澹容与。
僧雏不解事,开窗放云去。
癸酉夏五朔,我作岭海游。
君与二三子,送我镜湖头。
镜湖三百里,迸作清泪流。
我时恸失怙,寒暑未及周。
再拜别坟墓,饥驱不得留。
至今负隐痛,莫解终身忧。
三年苦瘴疠,困顿寻归舟。
归来喜见君,聊用纾离愁。
离愁亦未纾,我病亦未瘳。
今日送君别,此泪如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