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亲数数来浮汴,护榇迢迢复渡淮。
旨蓄曾无御寒具,细君唯有隐居钗。
月衔远入鱼衔浪,潮退长汀蚌阁崖。
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
侍亲数数来浮汴,护榇迢迢复渡淮。
旨蓄曾无御寒具,细君唯有隐居钗。
月衔远入鱼衔浪,潮退长汀蚌阁崖。
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淮》,描绘了诗人陪伴亲人过淮的情景。首句“侍亲数数来浮汴”写出了诗人频繁地护送亲人过汴河,显示出对亲人的深深关怀。次句“护榇迢迢复渡淮”进一步强调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旨蓄曾无御寒具”表达了旅途中的困苦,连基本的防寒物品都未能准备充足,暗示了生活的艰难。而“细君唯有隐居钗”则借物抒情,以亡妻的发钗寓指家中的贫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感慨。
“月衔远入鱼衔浪,潮退长汀蚌阁崖”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夜晚月光映照在水面和潮水退去后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通过比喻,将自己形容为穿着素服、白发苍苍的人,与青铜器的色泽相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亲人去世的悲痛,以及面对亲人遗体时的不忍直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旅途艰辛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挚爱和对生死离别的深深哀思。
上国疏恩重,中台拜命初。
两朝司内府,十载奉宸居。
甫历参谋选,俄膺御史除。
天机织文绮,月姊绣华裾。
獬豸冠偏称,麒麟锦不如。
羽标金鸑鷟,花隐玉芙蕖。
六辔青骢马,双轮白鹭车。
胸蟠五色线,腹藁万言书。
被服身何忝,弥缝志必摅。
芬芳流简册,光彩照门闾。
退户香烟袅,垂帘化日舒。
小山蹲怪石,活水灌清渠。
昆季年皆妙,公卿驾不虚。
谩誇貂作帽,宁羡豹为祛。
庭训言犹在,乡情礼未疏。
每蒙招宴集,讵肯弃樵渔。
鹑结惭无褐,蜗藏仅有庐。
深期换朝服,紫带映金鱼。
嬴秦北筑城万里,芒砀无人识云气。
鸿门斗碎骊山焚,汉楚残民半为鬼。
重瞳失道身首分,沛公酒叙还乡恩。
风云飞动白日永,歌声激烈悲勋亲。
四方备禦思虎士,进取守成良不易。
长陵崇奉四百春,歌台遗筑今荆杞。
壮哉一曲《大风歌》,千古英雄尽怀愧。
东风吹寒春漠漠,海气作暝天昏昏。
空阶夜落雪一尺,起看万树梨花云。
诗翁撚须僵不死,开窗强作饥猿蹲。
欲呵冻笔写清思,瓮中馀沥催频温。
山僧积财富畎亩,驱驰役事何纷纷。
木鱼停挝磬声绝,但听衙鼓趋公门。
何如孤舟钓鱼叟,一蓑独钓寒江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