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素我侍御北上二首·其一》
《送李素我侍御北上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迎秋骊御指神京,皇路将因揽辔清。

东海泱泱循吏诵,西台凛凛直臣声。

殿中风采古前席,柱后霜棱见里行。

共说鹓班有孤凤,九苞瑞羽一时呈。

(0)
鉴赏

此诗《送李素我侍御北上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李素我侍御北上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其官职生涯的深切关怀。

首句“迎秋骊御指神京”,以秋日的骊马作为引子,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京城,预示着离别与新的开始。接着“皇路将因揽辔清”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之路的期许,希望他能为朝廷带来清明与公正。

“东海泱泱循吏诵,西台凛凛直臣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赞扬了友人如东海之水般深沉的循吏风范和西台直臣般的正直之声,凸显了其高尚的品德与坚定的立场。

“殿中风采古前席,柱后霜棱见里行”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朝廷中的形象,殿中风采古朴而庄重,如同前席之臣,柱后的霜棱则象征着其内在的刚毅与不屈。

最后,“共说鹓班有孤凤,九苞瑞羽一时呈”以鹓鸟比喻友人,暗示其才华出众,犹如凤凰展翅,九苞瑞羽象征着其未来的辉煌成就与好运降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徐州

作镇何人铸铁牛,波涛声里出徐州。

万重翠嶂横堤起,千里黄河抱郡流。

危堰树阴平寺塔,乱帆云影落城楼。

蛟龙窟压闾阎宅,多小居人未解愁。

(0)

襄中怀先兄中郎

五岳同游誓未忘,一藤独往泪千行。

青山到处悲王粲,明月曾经照谢庄。

苏岭云开浓似黛,湘江春涨沸如汤。

寻思旧日经行处,鸟语花飞总断肠。

(0)

园中十首·其一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0)

抱琴归去图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0)

苏武慢

过隙年光,如毛尘事,暗把物情移换。

浮生扰扰,背觉随尘,酒色利名萦绊。

凭君看取,历代英雄,楚越周秦唐汉。

漫遗留、坏冢颓碑,千古是非不断。

闻早悟、碧玉壶中,白云堆里,别有翠霞宫殿。

三天雅会,五彩光攒,朝赴紫微琼宴。

阆苑瑶池,绛阙清都,信任逍遥游玩。

笑愚顽苦海,贩骨无休,往来流转。

(0)

诉衷情令

万人如海一身藏。随例大家忙。

东华软红尘土,俗损谢三郎。兰若寺,玉溪庄。

两茅堂。鸡豚乡社,鹅鸭比邻,好个嵩阳。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