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綵虹。
故国平嗟□瓦砾,新亭犹见湿青红。
雁随山远情无□,□与天穷势自通。
尽道鲈鱼寒不食,□□祗合在江东。
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綵虹。
故国平嗟□瓦砾,新亭犹见湿青红。
雁随山远情无□,□与天穷势自通。
尽道鲈鱼寒不食,□□祗合在江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感慨。开篇“重来”二字,暗示着重返旧地,却发现一切都已物非所主,成为空谈。这一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即时间流转与事物变迁。
接下来的“旧榜今无卧綵虹”,则是说过去的荣誉如同绚丽的彩虹,现在却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旧榜”可能指的是过去的功绩或胜利,而“卧綵虹”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成就的辉煌与美丽。
第三句“故国平嗟□瓦砾”,诗人用“故国”来表达对昔日家园的怀念,“平嗟”则是感叹之情,透露出一种悲凉和无奈。诗中的“□瓦砾”指的是破败的墙基或瓦砾,这里寓意着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新亭犹见湿青红,是对比之语,尽管岁月流逝,自然界的某些景象依然如故,但这也只是表面上的静谧,背后隐藏的是历史的沧桑巨变。
“雁随山远情无□”中,“雁随山远”,形容大雁飞过远方的山脉,这里可能隐喻诗人对远去往事的情感缅绵,而“情无□”则是表达这种情感深邃且难以言说的复杂心境。
接下来的“□与天穷势自通”,诗人通过描写山川之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状态。这里的“□”指代不明确,但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自己的情感。
“尽道鲈鱼寒不食”,此句通过描述鲈鱼在寒冷中不进食的现象,隐喻了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对美好事物无动于衷的情形,或许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暗示。
最后,“□□祗合在江东”,这里“□”同样指代不明确,但结合诗意,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或精神状态的归宿。全句则表达了一种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某些东西都会最终汇聚到一起,找到它们自己的位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光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山坡陀行》【宋·苏轼】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t9SAac.html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可怜吴与苏,肮脏雪满头。
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笑指东海乘桴浮。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既喧鬨。
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从。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
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
嗟君本侍臣,笔橐从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何人慰流落,嘉蘤天为种。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凤。
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
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