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二》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0)
注释
人间:人间世事。
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
日:每天。
创夷:破坏,伤害。
龙蛇:形容大树粗壮如龙蛇。
百尺:极高大。
姿:姿态,样子。
溪山:溪谷山林。
成:成为。
独往:独自前往,这里指无人欣赏。
解:懂得,理解。
挂猿枝:挂猿,传说中猿猴喜欢攀附大树,这里比喻大树。
翻译
人们每日在山间砍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
又有谁能欣赏到龙蛇般的大树原貌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与人类造作之间差异的感慨。

“人间斤斧日创夷”一句,意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总是用斧头等工具去改造、雕琢世界,使得原本纯净的事物逐渐变得复杂。这里的“斤斤计较”也隐含了对人为斲削之举不满的情绪。

“谁见龙蛇百尺姿”则是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大自然中巨蟒般的山川之美,是难以被世间凡眼所洞察。这里的“龙蛇百尺”,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壮观景象,如同龙蛇一般蜿蜒曲折,不可一世。

“不是溪山成独往”意味着诗人不认同将自然之美仅仅视为个人前往欣赏的对象,认为其意义远超个人的游历。

最后,“何人解作挂猿枝”则是对那些能够理解并描绘自然之美的人表示赞扬。这里的“挂猿枝”,指的是古代画家用来比喻高超技艺的一种说法,意在表达诗人对于艺术家能以笔墨捕捉大自然神韵的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美景的对比,以及对能够描绘自然之美者技术和感悟能力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艺术技巧以及人类造作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二王

一马渡江开晋土,五龙夹日复唐天。

内家苗裔真隆准,虏运从来无百年。

(0)

家居三首·其二

晓色夺灯焰,秋寒侵薄帷。

漏冲吟思断,风从魂梦归。

万虑不婴抱,一心初息机。

都忘尘土上,裘马斗轻肥。

(0)

赵潜叔殉节诗

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

(0)

玉蝴蝶·其二

野树昏鸦归尽,素烟如练,低罩平芜。

断壁飞楼,红翠似有还无。

女墙矮、月笼粉雉,娃馆静、尘暗金铺。问清都。

广寒仙子,别后何如。愁予。

十年梦境,浅歌短酒,总是欢娱。

寂寞秦郎,不堪离镜照鸾孤。

记曲径、共携素手,向闲窗、频捻吟须。怕西湖。

少年游伴,说著当初。

(0)

凤凰阁

晴绵欺雪,扑扑红楼锦幄。小蜻蜓载水花泊。

犹记横波浅笑,香云深约。甚可怪、匆匆忘却。

寻芳人老,那得心情问著。雁程不到怨无托。

还又月笛幽院,风镫疏箔。谩傍竹、寒笼翠薄。

(0)

生日和洪山甫见赠韵

雪云无罅霁无期,勾引春光入泮池。

师道幸为文学掾,尧夫喜见太平时。

典衣沽酒从儿笑,闭户吟诗只子知。

甚欲相随强歌舞,却怜多病觉衰迟。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