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
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和悲壮情景。"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两句表明将军不顾个人安危,不停地战斗至暮色四合之时,仍然手无寸铁却依旧冲锋陷阵,显示出其勇猛果敢的品格。"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则形象地描绘了将军临危不惧,即使面对虎口般的险境,也能够从容自若,甚至在生死悬念之际还能迅速作出决断。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两句则透露出将军身负重任,在战乱中不仅要护卫国家的柱石,更要确保后代的延续,这里的“杲卿”指的是坚韧不拔的节操,“杵臼”则是古人用来舂米的工具,隐喻着将军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存一份纯净和希望。
最后两句"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将领三尺剑下英勇不屈的精神所持赞赏之情,认为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不失为一位高洁的士族之子。
整首诗通过对战斗场面和将军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的崇尚,以及在危难时刻仍能保持节操和勇敢的精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