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纷纷未易穷,其间脉络要通融。
能于博处知其约,渐次收功一贯中。
事理纷纷未易穷,其间脉络要通融。
能于博处知其约,渐次收功一贯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孟子·博学反约》。诗中表达了对学问和知识理解的深刻见解。"事理纷纷未易穷",开篇即揭示了世间道理错综复杂,不易完全理解和穷尽。接着,诗人强调"其间脉络要通融",意指理解和学习时,应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使之融会贯通。
"能于博处知其约",诗人倡导在广泛涉猎(博)的基础上,提炼出核心要义(约),这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从繁杂中找到关键,不求面面俱到,而求精要之处。最后,"渐次收功一贯中",意味着通过逐步积累和实践,将各种知识和道理融会贯通,达到一种整体和谐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研究方法的指导,提倡在广博与精要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
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乾。
一旦事远游,红尘隔严滩。
平生羊炙口,并海搜碱酸。
一从荔支食,岂念苜蓿盘。
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
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
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
我今何为者,索身良独难。
凭君问清淮,秋水今几竿。
我舟何时发,霜露日已寒。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
松风吹菵露,翠湿香袅袅。
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
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
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
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
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
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
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騕袅。
时从佛顶岩,驰下双莲沼。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典箧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