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似雪花,柔于柳絮。胡蝶儿、镇长一处。
春风骀荡,蓦然吹去。得游丝、半空惹住。
波上精神,掌中态度。分明是、彩云团做。
当年飞燕,从今不数。只恐是、高唐梦中神女。
白似雪花,柔于柳絮。胡蝶儿、镇长一处。
春风骀荡,蓦然吹去。得游丝、半空惹住。
波上精神,掌中态度。分明是、彩云团做。
当年飞燕,从今不数。只恐是、高唐梦中神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侍女的柔美与精神状态,通过对比和生动的形象来展现她的高贵与脱俗。开篇“白似雪花,柔于柳絮”即是用雪花和柳絮来形容侍女肌肤之白、性格之柔,这种比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用以表达女性的温婉与美好。紧接着“胡蝶儿、镇长一处”则是通过对她发饰的描写,暗示了她的高贵和独特。
接下来的“春风骀荡,蓦然吹去。得游丝、半空惹住”,则是借助春风轻拂与游丝半空之间的纠缠,表达侍女在环境中的优雅姿态,以及她所引起的情感波动。这里使用了“骀荡”和“蓦然”来形容春风的轻柔与自然,这种笔法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流畅。
“波上精神,掌中态度。分明是、彩云团做”,则进一步强化了侍女的不凡之处,她的精神如同波面上的涟漪,每一个举止都蕴含着高雅的风范。通过对她手掌间所持物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仿佛仙境的美感。
最后“当年飞燕,从今不数。只恐是、高唐梦中神女”则是将侍女比作古代传说中的飞燕,将她与高唐(李白、杜甫)诗中的神女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的极度赞美和崇敬之情。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这种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不忍忘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位侍女的非凡美貌与超然气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景象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