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月五首,并引·其三》
《江月五首,并引·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三更山吐月,栖鸟亦惊起。

起寻梦中游,清绝正如此。

驱云扫众宿,俯仰迷空水。

幸可饮我牛,不须违洗耳。

(0)
注释
三更:深夜。
栖鸟:栖息的鸟儿。
惊起:被惊醒。
梦中游:梦中的旅程。
清绝:清幽至极。
驱云:挥动衣袖驱散云雾。
众宿:众多星辰。
俯仰:上下观看。
空水:幻象的水面。
饮我牛:供我的牛饮水。
违洗耳:拒绝洗涤耳朵(典故:许由不愿做帝王,拒绝尧让位,后人以‘洗耳’形容不问世事)。
翻译
深夜山间月亮升起,连栖息的鸟儿也被惊醒。
起身寻找梦中的游历,清幽的景象恰如其分。
挥动衣袖驱散云雾,俯视仰望皆是幻象的水面。
幸好这美景可供我的牛饮水,不必像许由那样拒绝洗涤耳朵。
鉴赏

此诗为苏轼的《江月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绝美的江景夜游图画。

"三更山吐月,栖鸟亦惊起",表现了深夜时分,山间突然冒出一轮明月,连栖息于树梢之上的鸟儿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光芒所惊醒。这里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

"起寻梦中游,清绝正如此"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这种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他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的夜游,如同梦境般清幽绝妙,是他所追求的精神寄托。

"驱云扫众宿,俯仰迷空水"中,“驱云”、“扫众宿”描绘了诗人驾舟行进于江面上的景象,而“俯仰迷空水”则是对这清澈江水和广阔天际的感受。这里通过动作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幸可饮我牛,不须违洗耳"中,“幸可饮我牛”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月下畅饮,而“不须违洗耳”则是说这种清澈的江水,足以洗净心灵之垢,不需要其他世俗的干扰。这里借用“洗耳”,寓意超脱尘嚣。

整首诗通过对夜游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是苏轼在《江月五首》中所独具的一种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又和二绝句

一冬寒不到深山,岂有春来更会寒?
幸自趁晴行脚好,却嫌沙入破鞋间。

(0)

又和风雨二首

东风未得颠如许,定被春光引得颠。
脕雨何妨略弹压,不应犹自借渠权。
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0)

又题寺後竹亭

行尽空房忽尽栏,竹光和月入亭寒。
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0)

右延之诗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竞夸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买客傅。
我似岑参与高适,姓名得入少陵编。

(0)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
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
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
白头哭知已,东望独伤神。

(0)

余处恭和

殊庭冠佩俨晨趋,联辔朝真下马初。
帘透晴曦金碎剪,霜雕细柳发新梳。
三呼献瑞闻班列,万籁收声入步虚。
祝圣归来无一事,时平翻恨酒杯疏。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