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泥何惜出郊游,始霁才宽望岁忧。
郁若山光疑是活,飘然诗思尽难收。
隈林杏颊红初抹,拂砌莎髯绿自虬。
禾黍坐看云四合,有年将乞载春秋。
鄣泥何惜出郊游,始霁才宽望岁忧。
郁若山光疑是活,飘然诗思尽难收。
隈林杏颊红初抹,拂砌莎髯绿自虬。
禾黍坐看云四合,有年将乞载春秋。
这首诗描绘了郊游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鄣泥何惜出郊游”,以轻快的语气表达了对郊游的喜爱,似乎在说为何不珍惜机会,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接着,“始霁才宽望岁忧”则透露出诗人对天气转晴的喜悦,以及对丰收的期盼,展现了农耕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郁若山光疑是活,飘然诗思尽难收”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光的郁葱生动地描绘出来,仿佛赋予了生命,同时暗示了诗人的灵感如同山光般丰富而难以捕捉。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隈林杏颊红初抹,拂砌莎髯绿自虬”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杏花初开,如少女羞涩的脸颊,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而莎草的绿色则显得坚韧而富有生命力。这两句通过对比,既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慨。
最后,“禾黍坐看云四合,有年将乞载春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坐在田间,看着云层四合,预示着丰年的到来,诗人希望这美好的景象能够持续,寄托了对农业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
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
驱驰羲献走颜柳,神游八法轻万乘。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
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
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
天资自可凌汗漫,笔力犹能造遒劲。
年来神品不可得,醉素张颠夸草圣。
残篇断简付覆缶,玉轴牙签同弃甑。
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
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