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全文
元 / 唐珙   形式: 古风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

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

驱驰羲献走颜柳,神游八法轻万乘。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

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

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

天资自可凌汗漫,笔力犹能造遒劲。

年来神品不可得,醉素张颠夸草圣。

残篇断简付覆缶,玉轴牙签同弃甑。

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

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珙所作的《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通过对前朝书法的回顾,尤其是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位大家的赞誉,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高度。诗中提到的“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体现了对书法艺术风格的评价,将王逸老的书法与欧体、虞体相提并论。

“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赞美了王逸老书法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貌,犹如古代贤臣的气质。接下来,诗人以“翰墨留神纵天性”表达书法创作中的自由精神,又通过“驱驰羲献走颜柳”等典故,展现出逸老书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游刃有余。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运用比喻,形容书法如龙飞凤舞,富有力量和气势。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不安。

最后,诗人以“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描绘出王逸老虽年事已高,但书法依然清新脱俗,充满活力。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叹书法艺术的凋零,但仍能从王逸老的作品中辨识出其卓越才华,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佳作,既展示了书法的魅力,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唐珙

唐珙
朝代:元   字:温如   籍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 、《元诗选补遗》小传。
猜你喜欢

鸳鸯图

头白两文禽,和鸣多好音。

韩朋坟上树,双宿到如今。

(0)

寄助教史九韶·其二

老气如云不受羁,挈家遥向五湖西。

青蒲尚忆先翁谏,丹桂难忘御手题。

海国音书无雁寄,烟萝门巷有猿啼。

明朝理棹来相访,应把潇湘作剡溪。

(0)

鹦鹉洲阻风

南风乍休北风起,船头浪花洒船尾。

梦断瑶台雪满衾,不知身在黄芦渚。

自起推篷望南北,波浪蹴天云墨色。

汀鹭沙鸥四散飞,饥肠何处求鲜食。

却怪扁舟两渔叟,轻忽风波重糊口。

身委蛟龙悔已迟,得鱼竟不思回首。

洲上人家昼掩扃,老树怒挟秋涛声。

祢生之骨已化土,千载空遗鹦鹉名。

(0)

允中留宿山斋已而复往令弟允升宅明日赋诗谢之

别来怀抱事多因,草草尊前未易陈。

既拟相留又还去,也终不似弟兄亲。

(0)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

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0)

石屏

白鹤山中采石归,绮云翠雨满春衣。

补天千古无遗法,我欲因君问女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