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庾楼》
《庾楼》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万里淮山万里江,庾公曾此据胡床。

西风尘土谋诚误,故国关河念未亡。

对策记谈乘塞事,倚阑今送入京航。

六朝人物知多少,只有东篱百岁香。

(0)
翻译
万里的淮河山脉连着万里的长江,庾亮曾经坐在这里靠着胡床。
西风吹过,满是尘土,当初的决策确实失误,对故乡的山河思念却依然存在。
回忆起当年应对边塞事务的对策讨论,如今我倚着栏杆目送船只驶向京城。
六朝的英雄人物难以计数,但只有那东篱下的菊花百年常开,香气犹存。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淮山:淮河的山脉。
江:长江。
庾公:指庾亮,古代名臣。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西风:秋风。
尘土:比喻战乱或动荡。
谋诚误:当初的决策确实有误。
故国:故乡。
关河:山河。
对策:应对策略或科举考试中的对策论文。
乘塞事:应对边塞事务。
入京航:驶向京城的船只。
六朝人物:指历史上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人物。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逸生活。
百岁香:指菊花经久不衰的香气,寓意长久和坚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里淮山与长江的壮丽景色,诗人罗公升以庾公(庾亮)自比,庾亮曾在此地倚胡床(一种简易坐具)指挥军事。他反思历史,认为当年西风中制定的策略可能有所失误,但他心中仍怀有对故国家园的深深挂念。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策论讨论边塞之事,如今则独自凭栏,目送船只驶向京城,寓言自己或他人的仕途起伏。最后,诗人感慨六朝风云人物众多,但唯有像陶渊明那样隐逸的高洁之士,其品格犹如东篱菊花,历久弥香。整首诗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理想的坚守。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禅人请自赞·其二

北山云拥千岩秀,西子湖平万壑流。

水石光中闲送目,无边刹海一毫收。

(0)

端常副寺请自赞

本分曾无买卖,动辄于人招怪。

岂知父子之间,描画虚空著彩。

端常与么无端,直是克由叵耐。

(0)

朝阳赞

摘不断,穿不透。宽作程,急著手。

要从破后觅浑崙,当阳拈出谁知有。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五十

善行无辙迹,善系无绳缚。

二大老突出本分钳锤,不劳馀刃。

丛林后世,追风捕影。要见古人,远之远矣。

(0)

饯罗史君二首·其一

圣朝选表作公卿,如此才猷合要津。

上亦知公能体国,心乎济物不谋身。

梅花岭下忽千里,荷橐班中添一人。

民愿借留留不得,多应留与十分春。

(0)

月香亭主人送似牡丹座客作芍药品题·其二

玉容当配水仙王,压尽群花不敢香。

昼困未苏酣宿雨,也疑汤饼试何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