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辟地·其二》
《辟地·其二》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四海风涛日,谁欤柱急流。

山东雄剧孟,蓟北化田畴。

气静天阍晚,星沉戍角秋。

如君关气数,宁不重嫠忧。

(0)
注释
风涛:比喻世事的动荡不安。
柱:比喻支撑、领袖人物。
剧孟:战国时期鲁国豪杰,以勇猛闻名。
化田畴:形容土地得到良好的治理,变得肥沃。
气静:形容天气宁静,也暗指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戍角:边关的号角,象征军事警戒。
关气数:指国家或形势的命数、命运。
嫠忧:寡妇的忧虑,代指民生疾苦。
翻译
四海的风浪每天都起起伏伏,谁能成为这动荡时局的中流砥柱?
山东的英雄像剧孟般威猛,蓟北的土地被治理得如同田地一般富饶。
夜晚,当天空宁静,星辰沉落在边关的号角声中,秋意渐浓。
如果国家的命运就像这关隘的气数,怎能不让人担忧那些寡妇的孤独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辟地(其二)》,通过对四海风涛和急流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山东雄剧孟"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田单,以其智勇闻名;"蓟北化田畴"则可能象征着治理边疆,开垦荒野,寓意着国家的开拓与建设。

"气静天阍晚,星沉戍角秋"两句,通过宁静的夜晚和戍楼上的星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辽阔的意境,暗示着主人公的胸怀壮志和责任感。"如君关气数"进一步强调了人物在国家命运中的关键地位,"关气数"意味着关乎国家的气运。

最后,"宁不重嫠忧"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忧虑国家安危,尤其是对寡妇们的深深关怀,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整首诗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交织,赞扬了英雄人物的担当与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田家杂兴和林屋山人作·其三

东风昨夜来,不知草木长。

晓起荷锄出,眺此平原广。

墙头桑叶白,屋后春泉响。

节序时迭更,风光正骀荡。

野老散鸡豚,相逢时倚杖。

(0)

感秋

日月不我待,秋风吹素颜。

江云长带雨,海月自衔山。

静夜千砧急,高空一雁还。

独馀摇落意,终日倚柴关。

(0)

静逸园秋日閒居·其四

磴小花枝密,廊深书舍藏。

有时翻秘帙,随意坐匡床。

诗校前春稿,炉凝隔夜香。

庭前蹲石丈,亲见历沧桑。

(0)

初归吴兴感赋·其一

楚水燕山忆旧时,廿年踪迹总相随。

今朝独返蘋洲棹,冷月寒镫照鬓丝。

(0)

自伤

木凋花易谢,凋谢各有时。

胡为凋与谢,非时独当之。

十三学刺纫,十五学吟诗。

十七长成身,深闺人未知。

忽闻父母命,许字他家儿。

十九出绣阁,掩泣父母辞。

登堂拜姑舅,妇道始从兹。

妾本无所能,妾又何所奇。

姑舅同欢悦,明珠掌上持。

殷情劝阿郎,读书勿自欺。

怀安名实败,奋志凤凰池。

那知天夺算,一蹶不可医。

十九廿一二,劳燕各分离。

舅亦寻年殁,赖姑岁月迟。

妾无奉姑孝,姑常为妾慈。

一朝姑不顾,乘此茕独姿。

吁嗟乎,妾死姑可在,姑死妾何资。

不然相继死,姑妇常相随。

窃比木与花,凋谢此其期。

一何留妾身,受此无穷悲。

(0)

腊日寄铨儿·其五

心情怜下第,约略似前番。

官道应攀柳,家庭已树萱。

恃才防暗忌,交友戒多言。

结习还当扫,新诗莫诉冤。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