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保此枯槁,身后良称心。
所忧终不免,一跌污尘襟。
息机竟何时,聊为商声吟。
倘保此枯槁,身后良称心。
所忧终不免,一跌污尘襟。
息机竟何时,聊为商声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陶渊明《饮酒》诗的感悟与回应。全诗以“读陶公饮酒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
首句“倘保此枯槁”,诗人借用陶渊明《饮酒》中的意象,表达自己对保持内心纯净、不被世俗污染的渴望。“身后良称心”,则是对死后能够无愧于心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所忧终不免,一跌污尘襟。”这两句直面人生的无奈与挑战,指出即使尽力保持内心的纯净,也难以避免外界的诱惑和污浊,可能会在某个瞬间失守,让心灵沾染尘埃。这种自我反省和警醒,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息机竟何时,聊为商声吟。”“息机”意味着停止一切世俗的欲望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商声”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音调,常用于表达哀怨或思乡之情。在这里,诗人通过“商声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既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深情呼唤。
全诗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解读,流露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如何保持自我、坚守信念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