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然观化复何酸,天想缑山降玉棺。
一副铁肝与儿子,请将七十谏书看。
夷然观化复何酸,天想缑山降玉棺。
一副铁肝与儿子,请将七十谏书看。
这首挽词《张太公挽词》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对张太公的追忆,表达了对逝者铁骨铮铮、忠诚谏言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首句“夷然观化复何酸”,描绘了张太公面对生命的终了,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自然规律,但内心深处仍不免感到一丝悲痛。接着,“天想缑山降玉棺”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典故,形象地描述了张太公去世后,仿佛乘着仙鹤般的玉棺,升入了仙境,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尊敬。
“一副铁肝与儿子”这一句,直接点明了张太公的品格——他拥有如铁石般坚定的意志和忠诚之心,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他的谏言上,更体现在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上。通过“与儿子”这一细节,展现了张太公作为父亲的形象,以及他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一句“请将七十谏书看”,则强调了张太公一生中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尤其是他七十岁高龄时,仍然不遗余力地进谏,体现了其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句话不仅是对张太公一生行为的高度概括,也寄托了后人对其忠诚与智慧的深深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既表达了对张太公个人品质的赞美,也传递出了一种对忠诚、责任与奉献精神的颂扬,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饮马下白登,挥辔出开平。
每有早行人,至此闻鸡鸣。
岧岧飞狐岭,黯黯沙城戍。
亦有投止客,夜听鸡鸣去。
鸡鸣星始稀,寒霜拂人衣。
关河不可极,游子常怀悲。
鸡鸣天下晓,西风吹白草。
行路古今难,人共沙场老。
春阳淑以嘉,流云洒几案。
及此听政馀,缣缃获披玩。
寥寥三古后,载籍亦炳焕。
俯仰千年馀,盛治数贞观。
修德偃干戈,措刑空狴犴。
海外奉车书,臣民登燕衎。
事往迹尚存,流风照觚翰。
洋洋四十篇,可以一辞贯。
仁义有明效,非由事击断。
鄙哉封伦言,相去邈河汉。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