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四蠹》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四蠹》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与仓帝争力,系出祖龙馀。

脉望艰成就,芸香费祓除。

青苗配字说,封禅倚天书。

谋国文心尽,销光月蟾蜍。

(0)
鉴赏

此诗《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四)蠹》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全诗以“蠹”这一昆虫为题,借以探讨人世间的道理和义理。

首句“与仓帝争力,系出祖龙馀”,开篇即以“仓帝”与“祖龙”为引,暗喻“蠹”这一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与人类社会的竞争之道相呼应,暗示着“蠹”虽微小,却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繁衍,颇有深意。

接着,“脉望艰成就,芸香费祓除”两句,通过描述“蠹”的生长过程和清除过程,隐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以及去除不良影响的艰辛努力。其中,“脉望”可能指“蠹”的生长路径,“芸香”则可能象征着需要清除的不良因素或环境,“祓除”则是清除之意,整体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净化环境的渴望。

“青苗配字说,封禅倚天书”两句,进一步将“蠹”与更宏大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青苗”与“天书”的比喻,暗示着“蠹”虽微小,但其生长过程与自然法则、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同时也蕴含着对知识、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谋国文心尽,销光月蟾蜍”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文化传承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切关注。其中,“谋国文心尽”可能意味着在国家治理中,需要深入理解并运用文化智慧,“销光月蟾蜍”则可能象征着消除黑暗、追求光明,寓意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光明,追求真理与正义。

整首诗以“蠹”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社会、文化和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幽事二首·其二

尘抱年来尽扫空,柴门幽事与谁同。

水生初涨一溪绿,花落已浮千点红。

愁赖橐泉存旧法,困凭顾渚策新功。

故人岷下无消息,尺素凭谁寄断鸿。

(0)

雨中睡起

磔磔寒禽无定栖,纤纤小雨欲成泥。

松鸣汤鼎茶初熟,雪积炉灰火渐低。

一气推移均野马,百年蒙覆等醯鸡。

青山黄叶兰亭路,忆唤邻翁共架犁。

(0)

雨中作

野外偏于看雨宜,映空渡水细如丝。

川云借润支琴石,涧水分流洗药池。

未肯高眠成老态,却缘危坐得新诗。

悠然更助邻丁喜,渐近收荞下麦时。

(0)

武担东台晚望

憔悴西窗已一翁,登高意气尚豪雄。

关河霸国兴亡后,风月诗人醉醒中。

病起顿惊双鬓改,春归一扫万花空。

栏边徙倚君知否,直到吴天目未穷。

(0)

果州驿

驿前官路堠累累,叹息何时送我归。

池馆莺花春渐老,窗扉灯火夜相依。

孤鸾怯舞愁窥镜,老马贪行强受鞿。

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

(0)

夜坐门外示子遹

秋意遽如许,体中殊未佳。

滩深无宿鹭,草茂有鸣蛙。

栖遁从吾好,吟哦与汝偕。

云门渐可到,剩判几青鞋。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