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
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
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
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
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
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
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
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
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
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
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
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
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
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
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
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
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
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
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
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
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
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
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
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道州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世界的独白。开篇“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就设置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氛围。诗人通过“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表达了对周遭景色的赞美之情和语言难以完全表达之意。
接着,“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描绘了山峦重叠、水流清澈的壮丽画面,而“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则通过对比,将自然景观比喻为一幅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在“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中,可以看到山石连绵、松林延伸的情景,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广阔感。随后的“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图。
“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欣赏和感受。接下来的“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则通过光影与香气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清新而温暖的生活情趣。
后半首诗转向内省和反思,“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表达了诗人对于异乡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最后,“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寓,希望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在完成学业后回归故乡洛阳以东的地方去寻找一份宁静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
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
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
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
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
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