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
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
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
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
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
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
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
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
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
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
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子林的别离,时间已过多个春季,但在林壑中发现友人的墨迹,如同看到他的身影一般令人触动。巉巌的苍石仿佛变成了倾听者,让人产生了对话的错觉。
诗人徘徊不忍离去,心中怀念着谁,这里的“陈”字可能暗指过去的时光或旧友。自从子林离开江东相隔两地,时间已经过去,但内心渴望再次相见。诗人日夜盼望,却只能看到远处的云天和烟水。
最后一句“飞鸿渺烟水”则是对遥远距离的形象描绘,如同空中的鸿雁在茫茫烟水之间飞翔,凸显了彼此间的遥远和孤独。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沉而持久的情感,以及面对友人的离别时内心的寂寞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