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
《古意》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0)
注释
桃花:春天里盛开的粉色花朵,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美好的事物。
四面发:四处盛开,形容花开得茂盛。
桃叶:桃树的叶子,这里也代指新生或青春。
一枝开:一根枝条上开出花来,引申为新生或开始。
欲暮:即将傍晚,比喻时间接近结束。
黄鹂啭:黄鹂鸟的叫声,黄鹂声音清脆,常被用以表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伤心:心中感到悲痛或哀伤。
玉镜台:玉制的镜台,也可寓意为女子梳妆之处,这里可能指代思念或回忆的地方。
清筝:清澈响亮的古筝音乐,古筝为中国传统弦乐器。
向明月:向着明亮的月亮,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半夜:深夜,强调时间之晚。
春风来:春风吹来,象征着温柔和希望,也可能暗指某种转机或新的开始。
翻译
桃花从四面盛开,桃树上抽出一支嫩叶。
黄昏时分黄鹂鸟开始啼叫,望着玉镜台令人忧伤。
明月之下响起清脆的筝声,半夜里仿佛有春风拂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并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于孤寂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意境分为两个层面: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这两句描绘出春夜中桃花盛放的情景,桃花不仅美丽,而且充满生机,桃叶则在其中缓缓舒展。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欣赏。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黄鹂鸟鸣声中带有一丝哀婉,这常常是古代诗词中表达离别或孤寂情感的意象。玉镜台则给人以冷清、静谧之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哀伤和无奈。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这两句则转换了画面,把听者带入一个更加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境界。清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伴随着明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半夜春风的到来,则给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将生动的自然美与内心的情感世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永明禅师真赞二首·其一

三界种性,有万妍丑。生顺死逆,梦夜想昼。

往复无间,声度垣牖。皆依末那,戏论成就。

而末那体,无作无受。譬如空花,实无而有。

一念了知,光明通透。我如是见,无有错谬。

是为心宗,祖佛授手。孰振颓纲,秀杰奇茂。

稽首永明,月临星斗。

(0)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三

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

譬如分身集,全身方出现。

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

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

(0)

枣柏生辰

十世古今圆当念,日用当以何法验。

梦中享尽百年荣,黄梁未熟路傍店。

乃知无明无性体,狂逐妄缘颠倒转。

枣柏指我此妙门,故能千偈如瓴建。

(0)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其一静隐堂

扶策经行此堂上,万峰翔集汉江津。

山林未放公深隐,只恐功名逼逐人。

(0)

赠胡子显八首·其六

庭讼凋残道气增,早衙清磬夜香灯。

吏人莫作官人看,我是南州有发僧。

(0)

赠胡子显八首·其四

社饮扶携春日和,柘冈麦垄竟相过。

不因旧岁追胥苦,安得春来喜气多。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