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三》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偈颂

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

譬如分身集,全身方出现。

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

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以“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为背景,采用“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的形式,展现了对佛法深邃的理解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表达了内心的专注与平静,如同将心灵的马匹引导至正确的轨道上,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正念。接着,“譬如分身集,全身方出现”,通过分身集中的比喻,暗示了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在禅修中达到身心合一的重要性。

“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生命与觉悟的关系,认为众生(生)与佛陀(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精进的修行(识精聚),可以超越生死的束缚,实现灵魂的转化(游魂变)。这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解脱与成佛的追求。

最后,“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则以宝塔作为象征,暗示了修行者在佛法的指引下,如同身处宝塔之中,能够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贰法),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辨析。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探讨,展现了释德洪对于佛法的独到见解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何君智父之堂名以云岫袁蒙斋记之智父以示余

谷里深藏岂自珍,须臾触石上天津。
悠然一片心何在,说道无心却误人。

(0)

清贞褚道士携罗丈唱和访余求诗予非能诗者辞

冀北奇才万马空,惊人佳句墨深浓。
春风桃李人应识,要看寒溪涧底松。

(0)

十五日十九兄到衫小饮有诗和之

晚色烟霞好,寒山雪月明。
赏心闻鹊喜,醉脸任狸形。
银烛辉蓬户,冰花烁胆瓶。
读君断肠句,孤雁欲吞声。

(0)

挽黄修职

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
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
老矣尚余英气在,嗟哉独慕善人称。
一经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门自此兴。

(0)

用韵作懽喜语

冰雪凝寒万木空,我今正欲转春风。
东郊已和安排计,会持枝头万点红。

(0)

仲夏朔汰卒群哄惊扰居民内外凛凛抚而贲之而

居家多惰拙,为国常隐忧。
有时发鲁叹,乃或遭楚咻。
坏证至束手,错事皆从头。
收污挑怨愤,作劳睨嬉游。
变成生悍卒,祸已延数州。
胡然近辇毂,岂不闻高侯。
大决多所伤,小安其可偷。
悍心未熨帖,转手即寇仇。
嗟哉逢不辰,老矣何所投,人力岂足恃,天意或为谋。
连夕蒸霮{上雨下对},崇朝洗歊烰。
巷陌收燥坌,河渠涨浊流。
仰首戴恩育,欢心谁怨尤。
国步自兹稳,吾志将何求。
高人赠我诗,妙语清於秋。
口诵殊未已,头痛顿已瘳。
欣然万宇气,快以一笔上。
仁邻幸可卜,旧好今自修。
原言为明时,却雇思远猷。
王度殊未饬,人情过则休。
配索难系马,机心或惊鸥。
君方抱经济,我当归樊丘。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