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赞

昭回之秘天所示,风行雷厉动一世。

独持八柄昭驭贵,驭贵驭富抑其细。

百年史牒记金匮,木脚东廊果何地。

谁从六阁得幅纸,朱书旁行俨如此。

贵珰日月书纸尾,宛如宣和见宣底。

参稽天笔良不类,恭览比方三叹喟。

王蔡诸臣真可罪,区区球补虮虱耳。

汴都徬徨尘未洗,此帖间行来万里。

大书尊尧诋王氏,责以格君法当尔。

奸谀直笔诛既死,愿以所书裨太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īzōnghuángzhījiàngzàn
sòng / yuè

zhāohuízhītiānsuǒshìfēngxíngléidòngshì

chíbǐngzhāoguìguìgòng

bǎiniánshǐdiéjīnkuìjiǎodōnglángguǒ

shuícóngliùzhǐzhūshūpángxíngyǎn

guìdāngyuèshūzhǐwěiwǎnxuānjiànxuān

cāntiānliánglèigōnglǎnfāngsāntànkuì

wángcàizhūchénzhēnzuìqiúshīěr

biàndōu仿fǎngchénwèitiējiānxíngláiwàn

shūzūnyáowángshìjūndāngěr

jiānzhízhūyuánsuǒshūtàish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的评论,即徽宗皇帝阅读阁支降御笔的感慨。诗中,岳珂首先赞叹了御笔的威严与神秘,暗示其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他提到御笔的驾驭贵重,暗示了皇帝对权力的精细掌控。

接着,诗人提及历史典籍记录了这些珍贵的文献,暗示其价值非凡。他询问这幅纸张的来源,指出其书法严谨,仿佛能追溯到北宋宣和年间,显示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岳珂批评了王蔡等臣子的行为,认为他们对御笔的处理过于轻率,将其比喻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指出,尽管徽宗身处战乱之中,这幅御笔仍然辗转千里,反映出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最后,诗中揭示了御笔的内容,批评徽宗对尧的推崇和对王氏的贬斥,认为这是皇帝应尽的职责。他还表达了对直笔被诛的遗憾,希望这些文字能为后世史官提供宝贵的资料。

整首诗通过描绘御笔的来历、内容和影响,展现了岳珂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见解和对皇权与史书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宗人光禄华松鸿胪王继山邀余于王贡士园看牡丹后复同光禄看芍药戏成一绝

坐深那论主和宾,总是乌衣巷里人。

差胜红丹与白药,一般花蒂两番春。

(0)

赠莆阳林致远

曾携银管侍瑶除,懒向王门曳敝裾。

遗恨先朝诸殿榜,如何不遣仲将书。

(0)

离薋园杂咏四首·其二碧浪室

百挺琅玕直复斜,午熏摇入小窗纱。

偶然将作清漪看,碧浪湖头一钓艖。

(0)

弇园杂咏十六首·其二小祗林

佛日初开大地阴,虚疑长者买祗林。

翛然一片浮云过,欲问黄金何处寻。

(0)

偶成·其五

于阗比汉一小县,纵令护法能几何。

懊恨谈禅裴相国,不将黄蘖换青娥。

(0)

寄赠吴大倕倩

十载吴郎已大名,青山依旧楚诸生。

似闻老蚌蹉跎意,欲遣双珠入帝城。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