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讼凋残道气增,早衙清磬夜香灯。
吏人莫作官人看,我是南州有发僧。
庭讼凋残道气增,早衙清磬夜香灯。
吏人莫作官人看,我是南州有发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在官府中的独特角色与心境。首句“庭讼凋残道气增”,生动地展现了和尚面对官府事务时,内心道家气息的增强,暗示了他以超然的态度处理政务,不被世俗纷扰所累。接着,“早衙清磬夜香灯”描绘了和尚在清晨和夜晚的宁静时刻,通过清磬和香灯来净化心灵,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后两句“吏人莫作官人看,我是南州有发僧”,则表达了和尚对下属官员的提醒,告诫他们不应将他仅仅视为官府中的一员,而应认识到他是来自南州的有发僧人,即有剃度、出家的僧侣。这不仅强调了他身份的双重性——既是官员也是僧人,也体现了他对自身角色的独特理解和自我定位,即在履行公务的同时,也保持着佛教修行者的本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和尚在官场中的独特存在感,以及他在处理政务与个人修行之间的平衡,既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又不失为一位称职的官员形象。
绕塔不忍去,新凉生早秋。
不见江西月,一水空悠悠。
龛灯耿昼影,遗像青双眸。
永怀皇祐间,曾此狎沙鸥。
往事已陈迹,丰碣撑高楼。
公昔从吾祖,来往亦风流。
但馀松菊在,井臼遗林丘。
高风不可攀,落日令人愁。
倚杖哦清诗,溪风波白头。
脉脉不能语,归心浩难收。
今已不如古,无复相绸缪。
何当效船子,华亭从钓舟。
重阳陶令节,单阏贾生年。
秋色苍梧外,衰颜紫菊前。
登高知地尽,引满觉天旋。
去岁京城雨,茱萸对惠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