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二首·其二三顿棒》
《颂古二首·其二三顿棒》全文
宋 / 释法成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山藤六十轻分付,肋下三拳已太迟。

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公案的形式,描绘了一位和尚在传授佛法时,通过“棒喝”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来警示弟子要领悟佛法真谛的故事。

首句“山藤六十轻分付”,形象地描述了佛法的传授如同山藤般绵延不绝,轻柔而深邃,暗示佛法的教导并非粗暴的命令,而是需要弟子们细心体悟和接受。这里的“六十”可能象征着佛法的丰富与深奥,以及修行过程中的耐心与坚持。

次句“肋下三拳已太迟”,则以一种更为直接且强烈的手段,比喻佛法的深刻影响。这里“肋下三拳”可能代表了对弟子心灵的触动或震撼,强调佛法的影响力强大,但同时也指出这种影响往往发生在弟子已经深入修行之后,即“太迟”,意味着时机的重要性。

后两句“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则是对未能真正理解佛法精髓的弟子的讽刺。这里“不能知痛痒”意指弟子未能感受到佛法的真正意义,而“上堂犹道拂蒿枝”则形象地描绘了弟子在佛法面前依然固执己见,未能领悟到佛法的真谛,仍然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如同拂拭蒿枝一般,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展现了禅宗公案中“棒喝”的教育方式,强调了佛法的深邃与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那些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精髓的修行者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作者介绍

释法成
朝代:宋

释法成(一○七一~一一二八),俗姓潘,秀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祝发后于吴兴金山广法院事本觉法真守一禅师,后十九年至随州大洪山师芙蓉道楷禅师。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传法香山,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住持汴京净因禅院,后住镇江焦山普济禅院,晚归广法禅院。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事见《北山集》卷三二《宋故焦山长老普證大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八首。
猜你喜欢

游仙窟诗.又赠十娘

薰香四面合,光色两边披。

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欹。

红颜杂绿黛,无处不相宜。

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

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蛾眉不见眉。

见许实娉婷,何处不轻盈。

可怜娇里面,可爱语中声。

婀娜腰支细细许,䁠䀨眼子长长馨。

巧儿旧来携未得,画匠迎生模不成。

相看未相识,倾城复倾国。

迎风帔子郁金香,照日裙裾石榴色。

口上珊瑚耐拾取,颊里芙蓉堪摘得。

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

心肝恰欲摧,踊跃不能裁。

徐行步步香风散,欲语时时梅子开。

靥疑织女留星去,眉似姮娥送月来。

含娇窈窕迎前出,忍笑嫈嫇返却回。

(0)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0)

夏日作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

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

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

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

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

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

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

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

(0)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

香曲亲看造,芳丛手自栽。

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

红蜡半含萼,绿油新酦醅。

玲珑五六树,潋滟两三杯。

恐有狂风起,愁无好客来。

独酣还独语,待取月明回。

(0)

题令狐家木兰花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0)

池边即事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

何言此处同风月,蓟北江南万里情。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