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几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见示且求余言拾其遗意作四绝句·其三》
《陈几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见示且求余言拾其遗意作四绝句·其三》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言以多穷默取容,不如体道守其中。

道非言默所能载,毕竟两端皆是空。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陈几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见示且求余言拾其遗意作四绝句(其三)》。诗中探讨了言语与道的关系,以及言说与沉默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局限性。

“言以多穷默取容,不如体道守其中。” 这两句诗首先提出观点,认为过多的言语可能会陷入困境,而通过体悟大道,坚守内心的平静更为重要。这里强调了内省和实践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语言表达。

接下来,“道非言默所能载,毕竟两端皆是空。”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的深邃与复杂,指出言语与沉默都无法完全承载道的本质,最终两者都可能被认为是空洞的。这反映了对真理追求的深刻理解,即真理超越了表面的言语和沉默,需要更深层次的领悟和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言语与道的关系的探讨,表达了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真理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刻洞察。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外在的言语表达,更要深入内心,体悟生活的真谛。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甘州.秋怨和屯田

望遥天莽莽暮云平,客中又惊秋。

正凉生桂户,叶分苔砌,人倚危楼。

底事又添新恨,旧恨几曾休。

但怪年华去,似水长流。

莫问故园音信,定残蒲瘦柳,狼籍谁收。

便连番思去,临去却还留。

向他时、新诗准备,有庐山、山色待归舟。

更从此,数愁时候,休数离愁。

(0)

高阳台.灯前梅影一枝,意态娟好,作忆梅词

残雪黏帘,瘦禽啼月,忍寒偏是黄昏。

一水溪桥,阿谁更倚重门。

淡妆缥缈无寻处,向吟边、细诉芳魂。

恼相思,一点残灯,一个愁人。

婵娟风露空山杳,甚枝南枝北,犹殢香温。

冷梦相偎,于今梦也无痕。

惜花人别花枝瘦,剩银屏、空锁娇云。

好教他,槛外篱边,休种愁根。

(0)

闻钟

但听云外钟,不见云中寺。

松下问樵人,遥指云深处。

(0)

问水庵次锡山华凝修韵

帆樯指故里,信宿藕花村。

境静秋先冷,情空花欲言。

裁诗消野兴,问水得真源。

明月知人懒,依然下竹轩。

(0)

梦故友程风衣

春雨何淅淅,春云更沉沉。

程君已隔世,宵梦来相寻。

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风月皆吾友。

从前胶扰海天空,只是泉台无美酒。

斜阳烟柳门前溪,欲别不别重牵衣。

寄语淮阴小儿女,我今野鹤同翻飞。

(0)

过泐山

寒山有佳色,理策临清漪。

倚棹过绿玉,将以观冬犁。

舍舟登古岸,髣髴玉渊时。

所异谷与川,动静各有宜。

停步稍顾盼,抚景心相随。

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

梯穷万山出,忽然就长堤。

土屋三两间,依岩缚茅茨。

爨烟穿石窦,云影随高低。

下有丹溜潭,水落松风吹。

泠泠潭上人,分明见须眉。

乐此毕生平,耕锄复何辞。

古者食其力,辛苦当为谁。

日暮且归去,明春予再来。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