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城上日,秋至少光辉。
积阴欲滔天,况乃草木微。
黄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采采霜露閒,亦足慰朝饥。
团团城上日,秋至少光辉。
积阴欲滔天,况乃草木微。
黄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采采霜露閒,亦足慰朝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独自登高望远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团团城上日,秋至少光辉"一句,设定了诗人的位置是在城楼之上,而此时秋阳已显得较为温柔,不及盛夏之强烈。
接下来的"积阴欲滔天,况乃草木微"透露出一种天气即将变化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即便是在阴霾的天气中,草木也不失其生机。这里的"况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之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至于"黄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一句,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黄菊,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贞不屈的情操,这里诗人借黄菊之坚守自我,以示自己的高洁品格。"孤芳犯群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明即使是在众花争妍的季节里,黄菊也不随波逐流,保持着独立不羁的精神。
最后两句"采采霜露閒,亦足慰朝饥"则是对上述情感的具体行动。在早晨的露水中采摘这些坚守自我的黄菊,即便是在饥饿的时候,这种行为也是可以带来满足和安慰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嘉谷败荼蓼,良巢毁茅鸱。
路傍张四罗,戢羽落卑枝。
卑枝亦已足,尚须保其危。
捷捷少年子,挟弹来追随。
俯仰偕俦侣,言笑盛容仪。
当面施柔谦,中心怀崄巇。
诗人亦有言,正直神所依。
祸福有固然,反侧焉能稀。
嗟尔众多士,兹理不可违。
战城南,军败归,却行入城为虏围。
虏围急,士心悲,外无援兵虏马纵横驰。
顾谓同舍儿,旦暮迫死期。
虏来杀我尽,何人报我子与妻。战城南,良可哀。
今年出战不复还,明年更驱生者来。
暴虎或可活,击虏决不回。
请看长城下,白骨何垒垒。
吾闻古者天子,守在四夷。
何必使中国之民,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