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战城南》
《战城南》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乐府曲辞

战城南,军败归,却行入城为虏围。

虏围急,士心悲,外无援兵虏马纵横驰。

顾谓同舍儿,旦暮迫死期。

虏来杀我尽,何人报我子与妻。战城南,良可哀。

今年出战不复还,明年更驱生者来。

暴虎或可活,击虏决不回。

请看长城下,白骨何垒垒。

吾闻古者天子,守在四夷。

何必使中国之民,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惨命运,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开篇“战城南,军败归”,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战争的场景,军队遭受失败后返回的情景。接着“却行入城为虏围”,描述了士兵们进入城市后,却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形势危急。接下来的“虏围急,士心悲,外无援兵虏马纵横驰”几句,通过紧张的气氛和士兵们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助。

“顾谓同舍儿,旦暮迫死期。虏来杀我尽,何人报我子与妻。”这几句话,通过士兵对同伴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

“战城南,良可哀。”这句话是对战争悲剧性的总结,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同情。随后,“今年出战不复还,明年更驱生者来。”揭示了战争的循环性和无情,士兵们年复一年地被驱赶到战场,面对死亡。

“暴虎或可活,击虏决不回。”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战争中生存的艰难和士兵们对胜利的绝望。最后,“请看长城下,白骨何垒垒。”以长城下的累累白骨作为象征,直观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以及它对人类生命的无情剥夺。

“吾闻古者天子,守在四夷。”这句话引出了对古代防御策略的反思,暗示了作者对于现代战争中无辜平民遭受苦难的忧虑。“何必使中国之民,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则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呼吁避免无辜人民的牺牲,追求和平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个体生命和家庭的摧残,以及对社会和历史的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罪恶的批判。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凄凉犯.旧扇

冷萤闪入帘旌暗,梧阶骤雨初歇。

篝香散尽,怀中宛转,旧时圆月。秦鸾影绝。

剩一角、青缯山活。问秋风、今生那日,再与片时热。

密密湘东字,翠墨秋毫,素纨愁滑。

郁金未涴,忆针楼晚凉时节。

容易经年,清梦断、桃笙如雪。

更谁禁枕畔络纬,语切切。

(0)

春光好.柳絮

飘月晓,荡春柔,趁烟浮。飞过小桥飞更上,画桥头。

衔来双燕啁啾,绕高楼、逐扁舟。

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

(0)

摸鱼儿

是清狂、未妨惆怅,香痕襟上曾涴。

十三桥畔春犹在,隐隐一层青琐。花影卧。

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沈沈意可。

正银字盘心,粉函亲面,依约玉钗堕。

瑶琴柱,艳曲无人续和。年来情事都左。

当时琼姊分明语,准拟两眉愁锁。重误我。

已二月、花朝三月清明过。芳音未妥。

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天气也无那。

(0)

谒金门

帘影动,一桁玉钩低控。

今夜东风花外送,月斜寒较重。

懒把吴弦清弄,云髻独眠偏拥。

绣被半床笼着梦,半床仍是空。

(0)

玉烛新.宿九里关雨中不寐

宵分天漠漠。又雨雨风风,客程偏恶。故山杜若。

添新涨、定有寻芳佳约。

琴心瘦却,奈燕羽、音书难托。

料此际、无数飞红,春人正愁帘箔。

匆匆一夜萍踪,便酒冷关亭,响流林壑。

戍楼画角,还添起、五点四更残柝。

灯花未落,怎恁地、声声萧索。

无奈是、归梦安排,休思睡著。

(0)

浣溪沙.春宵闻笛

昨梦低徊眷绮年。闻歌愁对落花天。

绿阴阴地月初圆。

尚有风情怜肉竹,未教春色荡心弦。

夜凉闲玩一庭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