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东海,㷀㷀累形躯。
哲人匡宇宙,天命不可须。
闻有山林士,弃世以自娱。
愿言从之游,斋㓗练羽书。
丹池可止渴,晨餐咀云珠。
度纪谅非难,去去勿踌躇。
精卫填东海,㷀㷀累形躯。
哲人匡宇宙,天命不可须。
闻有山林士,弃世以自娱。
愿言从之游,斋㓗练羽书。
丹池可止渴,晨餐咀云珠。
度纪谅非难,去去勿踌躇。
这首诗《游仙(其四)》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借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象征着哲人对宇宙的匡正与改造,表达了对天命不可违抗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想象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士,放弃了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愿言从之游,斋㓗练羽书”,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这位山林高士,通过斋戒和练习道术来提升自我,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升华。诗中的“丹池可止渴,晨餐咀云珠”描绘了理想的修行环境,丹池象征着灵性的源泉,晨餐咀云珠则暗示着吸取宇宙间的精华,滋养心灵。
最后,“度纪谅非难,去去勿踌躇”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越,不必犹豫或迟疑,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坚定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热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