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
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
丈夫逢时能自见,智谋艺术皆雄长。
惜哉嘉猷亦未远,风流犹自沿齐、梁。
吾读成周《卷阿》诗,吉士蔼蔼如凤皇。
能以六典致太平,远追二帝轶夏、商。
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
中间岂无河、汾徒,晻遏师门竟不扬。
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
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
丈夫逢时能自见,智谋艺术皆雄长。
惜哉嘉猷亦未远,风流犹自沿齐、梁。
吾读成周《卷阿》诗,吉士蔼蔼如凤皇。
能以六典致太平,远追二帝轶夏、商。
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
中间岂无河、汾徒,晻遏师门竟不扬。
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这首明代归有光的《十八学士歌》通过对十八学士的赞美,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对国家的重要贡献。诗人首先将他们比作瑚琏(贵重的礼器)进入明堂,象征着他们的贤能被朝廷所接纳。接着提到立本丹青褚亮的赞誉,暗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历史地位。
诗中回顾了隋末乱世,英雄崛起,而真人(指圣君)以文治平天下,恢复了儒雅之风,群英荟萃,各展其才。然而,诗人惋惜这样的治世佳绩未能长久,仍有齐梁时期浮华之风遗留。他引用《卷阿》诗中的吉士形象,强调人才对于国家繁荣的至关重要性,并将唐代初期与成康盛世相提并论,询问为何未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诗人批评了唐代中期缺乏像河汾那样的优秀人才,导致师道不彰,薛生(可能指某位贤者)过早离世,令人扼腕。最后,诗人感叹房、杜(房玄龄、杜如晦,唐朝名臣)虽有才,但仍遗憾薛生早逝,表达了对人才凋零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赞扬了十八学士的才智与功绩,同时也揭示了对人才流失和治世之道的深沉思考。
列子御风殊不恶,犹被庄生讥数数。
步兵饮酒中散琴,于此得全非至乐。
乐全居士全于天,维摩丈室空翛然。
平生痛饮今不饮,无琴不独琴无弦。
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但令端委坐庙堂,北狄西戎谈笑了。
如今老去苦思归,小字亲书寄我诗。
试问乐全全底事,无全何处更相亏。
南士如君几,妙处方寸境。
撑肠五千卷,落笔擅三影。
喜谈狂朱云,耻作谀谷永。
忧时点髭雪,未肯疏镊镜。
摩挲匣中龙,起视斗牛耿。
每同画灰语,寒夜僮仆屏。
吾侪期岁晏,世俗任炎冷。
江亭挥别酒,谑笑斗机警。
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
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