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其二》
《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林梢斜月堕金盆,接影苍茫白雾翻。

欲倚小栏收遁景,试凭长啸卷遐昏。

寒山濯濯空堆皱,野水瀰瀰不待源。

莫道此亭观览富,未如宾日上天门。

(0)
翻译
林梢间斜月像金色盆子坠落,接映出苍茫的白雾翻腾。
想要靠着小栏杆收揽这美景,试着放声长啸驱散远方的黄昏。
寒冷的山峦光秃秃地只有皱褶,野外的水流漫无边际无需源头。
别以为这座亭台观赏景色丰富,比不上宾日(太阳)升起时天门的壮丽景象。
注释
堕:落下。
苍茫:广阔而迷茫。
遁景:逃避或欣赏的景色。
遐昏:远方的黄昏。
濯濯:光秃秃。
瀰瀰:水势浩渺的样子。
宾日:比喻太阳。
天门:可能指天边、天际,也可能指特定的名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间月色朦胧、景色清冷的画面。首句“林梢斜月堕金盆”,以金盆比喻月亮在林梢落下,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次句“接影苍茫白雾翻”,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迷茫,白雾翻腾,与月影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诗人想要倚着小栏杆欣赏这美景,却意识到“欲倚小栏收遁景”,暗示美景稍纵即逝,难以捕捉。他尝试通过“试凭长啸卷遐昏”来排遣心中的留恋,长啸之声似乎能驱散黄昏的阴霾,增添了几分豪放之气。

接下来,“寒山濯濯空堆皱”描绘了山峦在月光下显得寒意逼人,山形如皱纹般清晰可见。而“野水瀰瀰不待源”则写出了野外流水潺潺,源头似乎不需寻找,自流而下,增添了宁静的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莫道此亭观览富,未如宾日上天门”,诗人感慨即使一览亭景色优美,也比不上日出时分天门山的壮观景象。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壮丽的礼赞,表达了诗人对宏大自然景观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疏山月夜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对镜叹

少年对镜颜色好,衰年对镜颜色老。

镜里容光能几时,回头绿鬓成枯槁。

开匣莫拂镜上尘,镜明空见白头早。

亦知白头不可黑,有时白头不可得。

窗前槿花换朝荣,日暮临风已无色。

寄语少年速为欢,他日欢场徒恻恻。

百金刀环明月辉,千金骏马黄金勒。

章台杨柳饶春风,醉来光动玉台侧。

不见老翁空叹息。

(0)

和答禹峰大参见怀·其二

卧龙勋业日南旁,万里关河首独骧。

抱膝已知输管乐,论心终自许膺滂。

功成天马来西极,战定珠崖奉朔方。

安得从公参佐暇,婆娑衰客共飞觞。

(0)

古风·其二

暮出城东门,见彼耘田者。

伛偻畦垄间,红日正西下。

挥汗立片时,薰风散平野。

指日卜西成,篝东赛秋社。

还忧租税重,催迫不相假。

终岁事辛勤,农夫莸利寡。

(0)

东风第一枝.梅花

饵玉餐香,梦云惜月,花中无此清莹。

俨然姑射仙人,华佩明珰新整。

五铢衣薄,应怯瑶台凄冷。

自骖鸾、来下人间,几度雪深烟暝。

孤绝处、江波流影。憔悴也、春风销粉。

相思千种闲愁,声声翠禽啼醒。

西湖东阁,休说当时风景。

但留取、一点芳心,他日调羹翠鼎。

(0)

秋风

玉律转清商,金飙送晚凉。

轻飘梧叶坠,暗度桂花香。

月下生林籁,天边展雁行。

吹嘘禾黍熟,万顷似云黄。

(0)

遣兴六首·其二

积雨兼数旬,天气凉有馀。

青苔交户庭,始觉人迹疏。

地主多闲园,可以种我蔬。

儿童四五人,蔓草相与锄。

既倦则归休,卧阅床上书。

无事且为乐,何者为名誉。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