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
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
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
自知同斥鴳,蓬艾且卑飞。
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
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
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
自知同斥鴳,蓬艾且卑飞。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和范元作二首(其二)》。诗人以和平为主题,表达了对敌对势力不必过度武力征讨,通过外交手段和解更为高明的观点。"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直接表明了这种立场,认为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问题比直接攻击更为智慧。接下来的"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协议的重要性。
诗人以自然景象作比,"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暗示大鹏鸟在夏季南飞,春天则北归,象征着顺应时节、和平相处的理念。最后,诗人自谦为如同斥鴳(一种小鸟,比喻自己地位低微)一样的人,即使身处低位,也愿意选择和平共处,"蓬艾且卑飞",表达了他对于和谐共存的坚定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胡寅对于和平解决争端的推崇,以及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谦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现实针对性。
佛子苇麻众,概能蚕食人。
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
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
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
天民坐欲死,谁肯发一囷。
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
外台上其事,朝廷嘉师仁。
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
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
今时士大夫,体虽具缨绅。
十九饱妻孥,何暇及困贫。
视师固有激,抑可警其伦。
结客城东楼,明月初出海。
渐如水精盘,天宇无寸霭。
清光如何买,厥价珠百琲。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冰轮纵迟迟,此夜复谁待。
老蟾益自张,吐辉增十倍。
把酒共月语,世态何足罪。
自有昭昭晖,千古万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