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隐台》
《子隐台》全文
宋 / 杨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

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

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

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子隐台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以“平西义战”这一历史背景引入,点明子隐台所在之地曾是战场,历经数百年的战争洗礼,而今只剩下子隐台孤零零地矗立在江左,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颔联“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通过“三害”与“六朝”的对比,展现了子隐台见证了从古至今的多个朝代更迭,乡间习俗中仍流传着关于过去的故事,强调了子隐台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颈联“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而山峦则像是展开的屏风,展现出四季变换的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尾联“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似乎在询问谁能找到过去的痕迹,暗示了子隐台及其周围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如今只能在白云缭绕之中寻觅其踪迹,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对过往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隐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作者介绍

杨杰
朝代:宋

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猜你喜欢

园中示客

风急梳松堕碧钗,雨多及榻长青苔。

趁虚阿段阿稽去,挟册宗文宗武来。

不用张罗知寂寞,恐妨飞鸟乐徘徊。

侵寻老矣成何事,一日华严一卷开。

(0)

有惠益母粉及当归者

多病年来叹早衰,试凭草木为扶微。

关心药裹知多少,系肘方书识是非。

曾子定应怜益母,曹公端解寄当归。

从今洗面饶光泽,血气仍充旧带围。

(0)

寄大人二首·其二

极目思乡国,千山更万津。

庭闱劳梦寐,道路厌埃尘。

诗礼闻相远,琴樽谁是亲。

愁看罗袖上,长揾泪痕新。

(0)

和前韵见寄·其二

忆昔江头别,相看对古津。

去来分橹棹,南北隔音尘。

把酒何时共,论文几日亲。

归宁知有约,綵服共争新。

(0)

春归五首·其三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0)

昭庆寺

幽寻得胜趣,城市几人能。

古柳深中磬,长廊尽处灯。

画龙听说法,塑佛看斋僧。

别寺经行遍,兹游昔未曾。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