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远去时光和故土的怀念之情。在这短暂的四句中,朱淑真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展现出一幅春天归来却又带走了旧时记忆的画面。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这两句诗通过“狼藉花”——一种在野外随处可见的小花,以及“昨夜风”的动作,表达了春天已经悄然到来,但那些曾经留下足迹的记忆却被春风带走,不再显现。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往事难寻。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孤吟茕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而“清如水”则强调了这种状态下的内心之清澈。这与下文中的“忆得轻离十二峰”相呼应,“十二峰”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念。
邛崃插天半,金沙流渺绵。
桄椰暗毒雾,鹦鹉啼荒烟。
亭障迫烽燧,雨雪摩戈鋋。
桓桓丁都护,幕府需高贤。
依人王仲宣,遂赋从军篇。
飞书资虎仆,知己托龙泉。
牧马金络头,手执珊瑚鞭。
意气何慷慨,去去南荒天。
乡闾治团练,白甲军特起。
利器只耰锄,高垒惟棘枳。
激发忠义忱,不自知生死。
楚氛朝甚恶,相距仅尺咫。
夜半觅小舟,芦埼先偷舣。
奉母彳亍行,暂息沧江涘。
苟能全性命,不复顾簪履。
窜身豺虎间,草草偷活耳。
回首望江南,烽火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