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归五首·其三》
《春归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0)
翻译
昨夜的风吹落了满地花瓣,春天似乎已经离去,踪影全无。
我独自吟唱,寂寞坐着,心境清澈如水,回忆起在那轻盈离开的十二峰情景。
注释
狼藉:形容散乱、杂乱不堪的样子,这里指花瓣被风吹落后的状态。
花因昨夜风:指昨夜的风导致花朵散落。
春归:春天离去。
孤吟:独自吟唱。
茕坐:孤独地坐着。
清如水:形容心境清澈,像水一样透明。
轻离:轻盈的离开,可能指过去的某个美好记忆。
十二峰: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山峰,也可能象征远方或某种理想之地。
鉴赏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远去时光和故土的怀念之情。在这短暂的四句中,朱淑真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展现出一幅春天归来却又带走了旧时记忆的画面。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这两句诗通过“狼藉花”——一种在野外随处可见的小花,以及“昨夜风”的动作,表达了春天已经悄然到来,但那些曾经留下足迹的记忆却被春风带走,不再显现。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往事难寻。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孤吟茕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而“清如水”则强调了这种状态下的内心之清澈。这与下文中的“忆得轻离十二峰”相呼应,“十二峰”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念。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游赭山塔院答袁重黎同年三首·其一

环塔幽篁里,精庐接乱山。

秋随黄叶尽,人共白云闲。

古道侵烟点,荒碑渍藓斑。

江天供一览,绝顶快跻攀。

(0)

沌中杂诗四首·其二

山湖西去接长湖,湖外山痕淡欲无。

古木两三茅屋小,湖村小景付倪迂。

(0)

送砚农兄从军越巂三首·其二

邛崃插天半,金沙流渺绵。

桄椰暗毒雾,鹦鹉啼荒烟。

亭障迫烽燧,雨雪摩戈鋋。

桓桓丁都护,幕府需高贤。

依人王仲宣,遂赋从军篇。

飞书资虎仆,知己托龙泉。

牧马金络头,手执珊瑚鞭。

意气何慷慨,去去南荒天。

(0)

聊赋短歌即当恸哭四首·其四

乡闾治团练,白甲军特起。

利器只耰锄,高垒惟棘枳。

激发忠义忱,不自知生死。

楚氛朝甚恶,相距仅尺咫。

夜半觅小舟,芦埼先偷舣。

奉母彳亍行,暂息沧江涘。

苟能全性命,不复顾簪履。

窜身豺虎间,草草偷活耳。

回首望江南,烽火数千里。

(0)

与耶回两教徒论人生

至理原非二,横分疵与醇。

物心谁造作,善恶漫陶钧。

天国知何处,人间故有春。

辞家为表法,上帝亦孤身。

(0)

贫女

如此韶光剧可怜,只凭压线度流年。

羡他墙外閒桃李,也到春来一逞妍。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