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已如此,归期竟寂寥。
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
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
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
秋气已如此,归期竟寂寥。
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
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
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景色时的思乡之情与对生活的感慨。首句“秋气已如此,归期竟寂寥”直接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秋风萧瑟,引发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但归期未定,内心充满了寂寥与无奈。接下来,“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是通过祭奠的方式寄托哀思,还是在暗自流泪中寻求慰藉。
“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则转向了对生活现状的描述,通过“觅食”的艰难和“豆苗”的生长,反映了生活的不易与希望并存的景象。这里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蕴含着对他人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最后,“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两句将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荒山上的茧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束缚,而“农圃坐相邀”则可能暗示着与同乡的相聚,虽然生活困苦,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共处,为这份寂寥与愁绪带来了一丝暖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代文人在异乡漂泊时复杂的心境与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仙家种此充朝食,叶叶枝枝造化力。
去年见时似鹤高,今年萧骚八九尺。
不同矮桧终委地,定向晴空倚天碧。
好期逸士统贞根,昂枝点破秋苔色。
寻思凡眼重花开,宁知此木超尘埃。
秪是十年五年间,堪作大厦之宏材。
我庐姑射东,君居西山隅。
相去不十里,曳杖以问途。
知我远方来,尽室相煦濡。
衰年况多病,药物必尔须。
诊视得家法,就为医多卢。
贫贱人所恶,世利人所趋。
君子异于众,而独与我娱。
延我升中堂,坐列皆明儒。
酒肴既登俎,左右罗童奴。
令行爵无算,促使开大壶。
酒酣意气逸,高论到唐虞。
日晏未得归,欲起时见拘。
自言小邑中,何尝试士夫。
久客惜人情,褊量动辄踰。
仍呼儿出拜,头角异凡雏。
从小好文字,未睹明月珠。
长者幸有赐,终身不敢渝。
既蒙主人知,所愿献良图。
世人岂无才,唯德不能俱。
不见盆成括,以是丧厥躯。
又徵荀氏语,至察则无徒。
大辩外若讷,聪明守以愚。
颜子称大贤,尚云有若无。
吾言傥无忽,荣名不须沽。
《赠医师范子和》【金·段克己】我庐姑射东,君居西山隅。相去不十里,曳杖以问途。知我远方来,尽室相煦濡。衰年况多病,药物必尔须。诊视得家法,就为医多卢。贫贱人所恶,世利人所趋。君子异于众,而独与我娱。延我升中堂,坐列皆明儒。酒肴既登俎,左右罗童奴。令行爵无算,促使开大壶。酒酣意气逸,高论到唐虞。日晏未得归,欲起时见拘。自言小邑中,何尝试士夫。久客惜人情,褊量动辄踰。仍呼儿出拜,头角异凡雏。从小好文字,未睹明月珠。长者幸有赐,终身不敢渝。既蒙主人知,所愿献良图。世人岂无才,唯德不能俱。不见盆成括,以是丧厥躯。又徵荀氏语,至察则无徒。大辩外若讷,聪明守以愚。颜子称大贤,尚云有若无。吾言傥无忽,荣名不须沽。
https://shici.929r.com/shici/Cg62K.html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釐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