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仙二首·其二》
《学仙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釐千万年。

(0)
注释
石上凿井:在石头上挖井。
惰心:懒惰或懈怠的心。
三人俱弟兄:指三个兄弟。
结茅深山:在深山中搭建茅草屋。
青冥:天空。
倚天之绝壁:靠天的极高峭壁。
飕飗:形容风声。
万壑:众多山谷。
松声:松树的风声。
仙人变化:仙人变化莫测的能力。
七过: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到的反复阅读七遍以理解其意。
乞言:请求指教或赐言。
心精:内心专注。
可怜:可惜。
毫釐:极小的距离,比喻微小的差距。
千万年:形容时间极长。
翻译
在石头上凿井希望找到水,但懒惰之心一起便半途而废。
难道没看见自古以来那三个兄弟,他们在深山中搭建茅屋研读仙经。
上面是靠天的峭壁,下面是万壑松风的呼啸之声。
仙人变化成白鹿,两个弟弟玩耍,大哥则专心诵读。
书读多了,七次过目后可以求教,因为你的内心专注,才能得道成仙。
可惜那两个弟弟仰望天空哭泣,一旦错过,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错失千万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修仙者弟兄三人结茅深山,共同研读仙经的诗歌。开篇提到石上凿井欲达水源,但因惰心而中途放弃。这既可以理解为对修行者的讽刺,也可能是对自己修行之艰辛的反思。

随后,诗人引入古来三兄弟俱修仙之典故,强调他们结茅深山,潜心读经。这里“结茅”意指隐居生活,“读仙经”则表明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诗人描绘出一幅壮丽景象:上有倚天绝壁,下有万壑松声,营造出一个既幽深又充满神秘力量的环境。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表达了修炼者之间的情谊与信任,以及对仙法的共同追求。诗中提到“读多七过可乞言”,意味着通过不断地研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神仙之境。

最终两句“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釐千万年”表达了对修炼成果的渴望与对失败的哀伤。这里的“一失毫釐”,即便是一丝不慎,也可能导致千万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整首诗通过描写修仙者的生活和追求,展现了中国古代对于长生不老、神仙境界的向往与挑战。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六月三日闻王鉴除殿前都虞候孟枢除夔路策应

闻说北风凛,其然其不然。
新除策应使,急点守江船。
设险浑无地,扶危赖有天。
吾皇自神武,北伐美周宣。

(0)

留守参政大资范公余同年进士往岁帅桂林题刻

宣政喜边功,隆兑筑州县。
程公自名岩,刻石记所建。
得既不偿费,中兴弃不缮。
诞谩磨崖辞,当日妄夸衒。
英英石湖仙,改作壶天观。
壁间三大字,庄重如峨弁。
诗文鸾鹤音,笔势龙蛇变。
登高瞰洞户,漓水澄如练。
胜概耸灵台,遐观起三叹。
玲珑二十四,妙墨镌题遍。
我来为拂尘,端若侍颜面。
邦人颂遗爱,寿骨癯且健。
今坐玉麟堂,安得使之见。

(0)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绿阴清。
而今古木无存者,赖有新亭击旧名。

(0)

南台寺长老乃福州士人陈其姓语及光拙庵遭际

元龙湖海士,参得石头禅。
卓笔翻千偈,住山今十年。
安心一丘壑,过眼几云烟。
莫笑拙庵拙,声名动九天。

(0)

陪徐渊子使君登白雪楼约各赋一诗必以宋玉石

楼名白雪因词胜,千古江山春雨馀。
宋玉遗踪两苍石,莫愁居处一荒墟。
风横烟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网鱼。
借问风流贤太守,孟亭添得野夫无。

(0)

所闻二首

屡遣和戎使,三边未解兵。
武夫权渐重,□□望何轻。
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
时无渭滨叟,白首致功名。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