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
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
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梦境与花事的不可追寻,以及对禅林往事的追忆。首句“春梦随花不可寻”将春日梦境与花朵的短暂美好相联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与难以捕捉。接着,“廿年几度吊禅林”则通过时间的跨度和对禅林的凭吊,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后两句“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榱题”指的是古代建筑上的装饰构件,常用来指代历史的痕迹或文化的遗存。诗人通过询问“谁识承平岁月深”,表达了对那些已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这些时光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淡淡的哀愁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征鸿相唤著行飞,不耐霜风紧。雪意垂垂未定。
正惨惨、云横冻影。酒醒情绪,日晚登临,凄凉谁问。
行乐京华,软红不断香尘喷。
试将心事卜归期,终是无凭准。寥落年华将尽。
误玉人、高楼凝恨。第一休负,西子湖边,江梅春信。
楚宫闲,金成屋,玉为阑。断云梦、容易惊残。
骊歌几叠,至今愁思怯阳关。
清音恨阻,抱哀筝、知为谁弹。
年华晚,月华冷,霜华重,鬓华斑。也须念、闲损雕鞍。
斜缄小字,锦江三十六鳞寒。
此情天阔,正梅信、笛里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