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佳客·其二题太真出浴图》
《思佳客·其二题太真出浴图》全文
宋 / 高观国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写出梨花雨后晴。凝脂洗尽见天真。

春从翠髻堆边见,娇自红绡脱处生。

天宝梦,马嵬尘。断魂无复到华清。

恰如伫立东风里,犹听霓裳羯鼓声。

(0)
翻译
雨后的梨花盛开,如同洗净的凝脂,显露出自然之美。
春天的气息在青翠的发髻丛中显现,娇嫩的生命仿佛从红色轻纱脱落的地方萌生。
回忆起天宝年间那段梦幻般的往事,马嵬坡的尘埃见证了悲剧,灵魂已无法再回到华清宫。
就像在春风中静立,仿佛还能听见《霓裳羽衣曲》和羯鼓的声音。
注释
梨花:梨树开的花。
凝脂:形容女子皮肤白皙如脂。
天真:自然本真之美。
翠髻:青丝编成的发髻,代指女子。
红绡:红色的薄绸,此处比喻女子的衣裳。
天宝梦:指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时期)的美好回忆。
马嵬尘:马嵬坡的尘土,代指安史之乱的悲剧。
华清:华清宫,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发生地。
东风:春风。
霓裳:古代宫廷乐曲名。
羯鼓:一种打击乐器。
鉴赏

这首宋词《思佳客·其二》题为《太真出浴图》,作者是高观国。诗人以梨花雨后的清新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杨贵妃出浴后的肌肤之美,"梨花雨后晴"象征着洁净与清雅,"凝脂洗尽见天真"则直接赞美了她的天然丽质。接下来,诗人通过"春从翠髻堆边见,娇自红绡脱处生",进一步描绘了她秀发如春色般盎然,娇颜在轻纱褪去时更显娇媚。

词中提到"天宝梦,马嵬尘",暗指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及他们在马嵬坡的生死离别,表达了对这段历史的感慨。"断魂无复到华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最后,"恰如伫立东风里,犹听霓裳羯鼓声",以生动的想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春风中,还能听到当年宫廷乐曲《霓裳羽衣曲》的悠扬鼓声,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的沉思。

作者介绍

高观国
朝代:宋   字:宾王   号:竹屋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你喜欢

诣斋宫作

宫中斋两日,坛侧宿前期。

安静微阳养,祇虔一念知。

惟应廑民瘼,即以迓天禧。

依旧明窗影,年光有所思。

(0)

入古北口

秋仲经过冬孟还,流阴瞥眼往来间。

敷恩示度无非事,暮咏朝披亦未閒。

向暖鸾铃入闾左,就荒雉堞锁孱颜。

千村纳稼饶衣褐,幸慰吾民卒岁艰。

(0)

临芳墅

义取对时将育物,候过叶绿与花红。

分明羲画标微旨,一气贞元无始终。

(0)

吴楚歌词

庭院风和鸟弄声,穿针着线绣初成。

无端忽动闲愁绪,自向碧桃花下行。

(0)

秋宿润州刘处士江亭拟李洞

秋风吹雾净,一上此高亭。

潮落山升月,江平天满星。

寒鱼依石岸,野鹤宿沙汀。

万里澄怀抱,涵虚接杳冥。

(0)

忆楞严精舍读书拟贾岛

旧是穷经地,掩关心迹孤。

一窗长见佛,千卷学为儒。

好鸟啼还寂,梅花老不枯。

此时青镜照,犹未有多须。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