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三》
《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0)
注释
频岁:连年。
饥馑:饥荒。
三湘:湖南的别称,因湘江贯穿全省而得名。
抚绥:安抚。
分忧:分担忧虑。
帝命:皇帝的命令。
遗爱:遗留的仁爱。
民思:百姓的思念。
栾公社:古代贤人,此处可能指有德行的人。
叔子碑:用来纪念某人的碑铭,叔子可能是人名。
耆旧:年高有德的前辈。
清德:清廉的品德。
不磷缁:不会因为时间或环境而改变,保持洁白。
翻译
连年饥荒不断,三湘之地需要安抚。
接受皇命分担忧虑,遗留的仁爱深深打动百姓。
有如栾公社那样的贤人,哪里还需叔子碑来颂扬。
如果要记录老一辈的事迹,清廉的美德永不被世俗污染。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古风和情怀的挽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诗中“频岁仍饥馑”勾勒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生活困苦。"三湘要抚绥"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三湘通常指湖南地区,这里象征着对故土的深情。

“分忧承帝命”表明逝者在生前承担了国家赋予的重任,为国分忧。"遗爱结民思"则说明逝者不仅为国尽职,更有余爱寄托于百姓之中,民众对其怀念之情深厚。

“自有栾公社”一句颇具巧思,栾公可能是古代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这里用来比喻逝者,在社会上同样拥有崇高的地位。"何须叔子碑"则表明逝者的伟大不需借助任何物质载体(如碑文)便能流传后世。

最后两句“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诗人希望逝者的故事能够像古代的典籍一样流传久远,而其清廉的品格更是不需任何装饰和掩饰,便可照耀世间。"不磷缁"意味着逝者的人格魅力如同璀璨之宝,自有光芒,不需要过多修饰便能被人们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不凡的政治抱负、道德修为以及其在民间留下的深刻影响力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遣兴作偈

小锅煮菜上蒸饭,菜熟饭香人正饥。

一补饥疮了无事,明朝依样画猫儿。

(0)

宫词·其六十六

深院相过笑语同,选仙清乐得从容。

由来本是桃源侣,常占三清最上宫。

(0)

宫词·其四十

春昼宫娥直退迟,茶馀清话屡移时。

困人天气成浓睡,偶失鞦韆伴侣期。

(0)

宫词·其二十

宫嫔春昼步庭前,曲砌轻风?柳绵。

二十四番花信后,融怡还作困人天。

(0)

宫词·其二

大内相连辟迩英,每延禁从侍谈经。

君王克谨持盈戒,无逸新书易画屏。

(0)

宫词·其一

正朝排仗谨天元,常服无令入禁阍。

十样冠裳五千袭,紫宸前殿对诸蕃。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