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李才翁》
《答李才翁》全文
宋 / 高似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素意杳难寻,残炉属晚阴。

花知西洛事,雁叫北人心。

客共艰难尽,诗随老大深。

金陵书不到,消息又沉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iwēng
sòng / gāosūn

yǎonánxúncánshǔwǎnyīn

huāzhī西luòshìchūnjiàoběirénxīn

gòngjiānnánjìnshīsuílǎoshēn

jīnlíngshūdàoxiāoyòuchénchén

翻译
朴素的意愿难以追寻,傍晚时分只剩残炉相伴。
花儿似乎知晓洛阳的往事,北归的大雁唤起人们思乡之情。
旅人共经困苦,随着年岁增长,诗歌的情感也愈发深沉。
金陵的书信迟迟未到,消息杳无音讯,令人忧虑重重。
注释
素意:朴素的意愿。
杳:难以寻找,稀少。
残炉:烧剩下的炉火。
晚阴:傍晚的阴凉。
西洛:洛阳,古代都城之一。
雁叫:大雁的叫声。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指思乡之人。
客共:旅人共同经历。
艰难:困苦和艰难。
老大:年老,这里指年龄增长。
金陵:古称南京,这里可能指诗人故乡或友人的所在地。
书不到:书信没有送到。
沉沉:形容消息沉寂,不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所作的《答李才翁》。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表达。"素意杳难寻",诗人以"素意"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意愿,却难以寻觅,暗示了某种失落或难以言说的情绪。"残炉属晚阴"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场景,炉火将熄,傍晚的阴霾笼罩,寓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联系日渐稀疏。

"花知西洛事,雁叫北人心"运用了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花儿似乎知道洛阳的往事,而北雁的叫声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客共艰难尽"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经历的困苦和艰辛,随着岁月流逝,"诗随老大深",诗人的诗篇也愈发深沉,反映出人生的沧桑和感慨。

最后两句"金陵书不到,消息又沉沉"揭示了诗人对远方金陵(可能指友人所在之地)的思念,但书信久无音讯,使得这种期待和担忧更加沉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作者介绍
高似孙

高似孙
朝代:宋   字:续古   号:疏寮   生辰:1158—1231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你喜欢

重宿下窑寺

入院閒吟对雨时,梦醒贪看月流辉。

驱驰倦客西归晚,不待鸡鸣急早炊。

(0)

偶过北院

讲罢残经思已荒,徐经别院暂徜徉。

静来春意君知否,昼寝房栊日正长。

(0)

宿北泽庙

当年歇雨暂栖迟,千里琴书适楚时。

此日重经来问宿,双峰对罢夜谈诗。

(0)

宿湖溪吴氏

客舍曾留咏,篮舆今息肩。

芝兰多继武,金玉总怡然。

(0)

草萍道中

晨促行装度草萍,夜来微雨喜新晴。

望中总是云山色,吟处时闻野鸟声。

(0)

新安道中见红树

晴轿疾于飞,平桥寓目时。

忽惊新节序,红树又催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