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皋的宁静生活,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直接点出隐士远离尘嚣,选择在空旷的山中独享钓鱼之乐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接下来,“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两句,通过幽静的环境和与之相伴的瑶瑟、稚子,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仙境之中。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这两句更是将隐士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白发映照着清澈的秋水,青天倒映在夜间的酒杯中,不仅展现了隐士年华老去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而“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则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隐居地周围云彩变幻的美丽景象,以及对古代传说中仙人所使用的麻布的遐想,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生活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